政事堂司务所
北洋政府总统府政事堂的直辖机关。政事堂成立时设置,和五局并列,其性质相当于政事堂的总务厅。依照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五日公布的《大总统府政事堂司务所官制》规定,其职权如下:一、掌理政事堂人事进退的登记;二、掌理官产、官物的保管与购置;三、掌理政事堂的经费与预算、决算;四、掌理政事堂的工程、工役;五、掌理不属其他各局的事项。以所长一人为主官,下设佥事二人、主事若干人。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五月八日政事堂仍改为国务院时,本所撤销。
北洋政府总统府政事堂的直辖机关。政事堂成立时设置,和五局并列,其性质相当于政事堂的总务厅。依照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五日公布的《大总统府政事堂司务所官制》规定,其职权如下:一、掌理政事堂人事进退的登记;二、掌理官产、官物的保管与购置;三、掌理政事堂的经费与预算、决算;四、掌理政事堂的工程、工役;五、掌理不属其他各局的事项。以所长一人为主官,下设佥事二人、主事若干人。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五月八日政事堂仍改为国务院时,本所撤销。
周朝天子更换诸侯国君。《孟子·尽心下》:“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指辅佐国君治国的重臣。《汉书·张敞传》:“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辈先迁。”
杂任职名。唐置,属门下省,员额一人,掌装潢之事。
杂任职名。唐置于司农寺司竹监,员额一百人,掌修建苇园。
官名。汉魏时司隶校尉属官有都官从事,察中都官。西晋置都部从事,职如都官从事。东晋与南朝的扬州刺史,其职如西晋的司隶校尉,亦置扬州都部从事。《宋书·沈攸之传》说:“晋世,京邑二岸,扬州旧置都部从事,分掌
官名。辽置于群牧使司及马群使,属北面群牧官,汉译又作“侍中”,见该条。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始置,属谒者台,员五十人,从八品,掌出使。唐朝定为文散官,从九品下。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微宗崇宁二年(1103)置为选人新阶官,取代旧阶、官军巡判官,
见“提调”①。又,明朝镇戍军中设,为下级军官。负责分守一堡。其地位在守备、备御之下。
官名。元朝置。掌蒙古诸王朝觐傧介之事,与蒙古翰林院官一同译写润色诏令文字,贵近似宰相而无授受宣命,秩同二品,例以国戚勋贵子弟担任。官名。元武宗或仁宗时始置,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
外交部直属机构。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十二月八日公布《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章程》成立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以为美、日等八国政府代表前来考察中国司法现状,调查法权作筹备工作。委员会以出席调查法权会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