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枢密直学士

枢密直学士

官名。简称“枢直”。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直崇政院置,选有政术文学者充任。宋初置为皇帝侍从,备顾问应对。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三品。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为述古殿直学士。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复旧名。辽朝亦置,为南面官,属南枢密院,位在知枢密院副使事下。西夏仁宗时亦置。参见“枢密院”。


官名。五代后唐始置,宋沿置,简称“枢直”,与观文殿学士并充皇帝侍从,备顾问应对。元祐初以枢密直学士充签书枢密院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称述古殿直学士。辽于南枢密院亦置枢密直学士,属南面朝官,地位在知枢密院副使事之下。参见“南枢密院”。

猜你喜欢

  • 掌狄隶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同隶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掌狄隶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东北路监军马使

    官名。辽朝置,为东北路监军马司长官。

  • 军医长

    海军相当官。北洋政府设于海军总司令处、舰队司令处与军港司令处,掌军医事务。

  • 卤簿使

    使职名。掌天子车驾仪仗次第。唐开成五年(840)葬文宗,以兵部尚书王起为之。五代沿置,多以兵部尚书充任。宋初始改以他官充任,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始铸其印;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以后,

  • 守长

    官名合称,即郡守与县长(令)。汉制,县满万户的,其长官称令,不满万户者称长。见《后汉书·百官五·县》。《后汉书·循吏列传序》:“然建武、永平之间,吏事刻深,亟以谣言单辞,转易守长。”

  • 中堂

    宰相之别称。北宋时因宰相于中书省内之政事堂办事而有此称。元朝沿称。明朝大学士握宰相之权,于内阁办公,居中,中书居东西两房,故称中堂。清朝用以称呼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宰相的别称。唐代宰相在中书省政事堂办

  • 新官令

    官名。战国楚曾(即随)等国置。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所载有“新官令”官职名。

  • 安徽司郎中

    即“安徽清吏司郎中”。

  • 眡瞭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乐官。掌击奏钟镈竽笙等乐器。《周礼·春官》: “眡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掌大师之悬。凡乐事,相瞽。

  • 铸钱监丞

    官名。唐朝少府监铸钱监官,置一员,以所在州府判司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