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斋长
武学职事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重建武学,下分六斋,每斋差置斋长一员。
武学职事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重建武学,下分六斋,每斋差置斋长一员。
周朝的官秩等级名称之一,从一命到九命共九等,八命是第八等,即王的三公和州牧。后代泛指高级官员。见《周礼·春官·大宗伯》。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享;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杂任职名。隋太医署有主药二人,唐于殿中省尚药局置十二人,太常寺太医署置八人,宗正寺陵台置四人,掌药物的刮削筛。
官名。清朝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额设四人。详见“奏事处”。
官名。金代设此军官,从三品。原名总领,后改名为都尉。详见“虎威都尉”条。
官署名。明初于各省置,掌一方军政。洪武八年(1375)俱改为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挥使司。
官名。北周置。领所统禁军,负侍卫之责。武帝宣政元年 (578),苏慈自开府仪同大将军迁此。正五命。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四○九《苏慈墓志》。官名。北周设前侍伯、左侍伯、右侍伯诸中大夫,均为正
官名。清朝理藩院所属外馆之主官。管理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设一人,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官充任,每年一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理藩部。
见“校理”。
官名。职掌、品级同“左积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