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法曹

法曹

官署名。①西汉始置,丞相府僚属诸曹之一,掌邮驿科程事,以掾主之。东汉、三国魏、晋丞相相国府、太傅府、太子二傅等府亦置,西晋末改以参军为长官。南朝、北魏、北齐公府、将军府,隋朝亲王府、诸卫,唐朝亲王府、都督府置,长官除南朝宋为参军、唐为参军事外,余皆为行参军。唐掌按讯、决刑。②汉朝郡县置,以掾主其事。晋朝县、北齐诸州及近畿郡县,隋朝诸州郡县、唐朝诸府州、北宋前期开封府俱置,长官为掾或从事或佐或参军事。


官署名。1、掌管邮递事务的官署。《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掾史属》:“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2、掌管司法的官署。唐朝,在府称法曹参军事,在州称司法参军事;掌管刑法狱讼等事。《新唐书·百官四下》:“法曹司法参军事,掌鞠狱丽法,督(捕)盗贼,知脏贿没入。”宋沿唐制。

猜你喜欢

  • 某国小将军

    官名。见“某国详稳司”。

  • 1、行政区名,相当于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少数民族)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其官有令、长、丞、尉。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万户为长;

  • 建设委员会委员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建设委员会的长官,初称主席,旋改。见“建设委员会”。

  • 穿红近侍

    官名。明朝宦官名目。参见“衙前近侍”。

  • 东园大匠

    官名,属少府,掌建造宫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少府注。

  • 中珰

    汉代宦官的别称。汉代宦官帽子上有黄金珰作为装饰,故称宦官为中珰。后代沿称。明朝太监称中珰或大珰。《明诗别裁·何景明》:“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宗庙筵。”

  • 司刑

    ①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中士二人。一说为周朝置。掌墨、劓、宫、刖、杀五刑之法。佐司寇量罪施刑。② 司刑寺简称。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大理寺为司刑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官名。周置,主刑

  • 讨虏护军

    官名。西晋置于西北地区,统兵,多由郡太守兼任。武帝咸宁五年(279),马隆以武威太守兼此,统兵伐凉州虏帅树机能。参见“护军”。

  • 右国史

    官名。三国吴置,为史官。与左国史同掌修国史。多以他官兼领。见《三国志·薛综传》。官名,三国吴置,与左国史共掌修国史。《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右国史华覈上疏曰:臣闻五帝三王皆立史官。”

  • 单于后辅

    官名。十六国北燕置,为大单于四辅之一,佐大单于掌境内少数民族事务。见《晋书·冯跋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