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理政听讼大臣

理政听讼大臣

官名。又作“理国政听讼大臣”。清入关前职官。设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共五人,均为努尔哈赤之亲信大臣和统兵将领,又称“五大臣”。同时还设有扎木固齐十人,亦称理事十大臣,与五大臣佐理国政,厘治政刑。凡有听断之事,先经十大臣审问,然后言于五大臣再审,最后由努尔哈赤亲审。五大臣参加议政,故又称“议政五大臣”。

猜你喜欢

  • 掌药郎

    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起,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八品上,称掌药郎。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同中书门下三品

    宰相职衔。唐朝初年以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共知政事,皆为宰相,中书、门下省长官中书令、侍中皆为正三品官,太宗贞观十七年(643)令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李勣同知政事,号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意即同于中书令、侍

  • 军器库使

    官名。唐朝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宋朝沿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用为医官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降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

  • 职方

    ①《周礼》官名。掌天下地图及四方职责。②官署名。西魏、北周置,隶夏官府,设官职方中大夫,下设小职方中大夫、小职方上士,辖土方中士、山师中士、川师中士、怀方中士、训方中士等。掌管天下图籍、山林川泽之名及

  • 右行

    ①军队建制。春秋晋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②官名。(1) 春秋时晋国武官,为右行军队的主将。《左传·僖公十年》: “遂杀丕郑、祁举及七

  • 守黄柑吏

    县分职吏名。晋置,《太平御览》九六六引《晋令》,阆中县有守黄柑吏一人,为县小吏之一,掌守护柑园。

  • 太医院左院判

    官名。清朝太医院之副长官。详“太医院院判”。

  • 总理衙门大臣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 济农

    蒙古爵位名。《明史》作“吉囊”,地位仅次于汗,清朝征服蒙古后改称郡王。

  • 大鸿胪

    官名。九卿之一。秦称典客,西汉景帝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始改大鸿胪,秩中二千石。掌少数民族君长、诸侯王、列侯的迎送、接待、安排朝会、封授、袭爵及夺爵削土之典礼; 诸侯王死,则奉诏护理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