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田帛禄制

田帛禄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土地、实物为主的俸禄制度。三国魏的官秩多沿汉之旧,官俸似亦同汉,但因当时承汉末大乱之后,财政困难,实际上尚不能如汉制支付。晋代实行占田制,品官有职田以充俸禄。此外并给谷、绢、绵、菜田、田驺之类,因官品的大小而有等差。给田驺即是供给力役,自汉以来所谓给吏卒多少,实际上亦是供给力役,故可称之为一种广义的俸禄。南朝宋齐梁陈的俸禄制度与晋为一个系统,南朝宋亦行品官占田之法,依官品各有等差。州郡禄俸除田粟外,又有杂供给,多随土所出并无定准。南齐官俸大体因于宋,百官又给僮干之役。梁天监初定九品令,以谷粟支官俸。侯景乱后,国用不足,京官月唯别得廪食。陈制大体依仍梁旧。北朝诸代其俸禄制度又为另一系统。北魏官禄每季一请,给绢、谷;又随近给公田,收益以供公用,更代相传,不得出卖,为隋唐公廨田的起源。北齐官俸均给布帛,另各给干力。北周官俸给谷粟,以石计,丰年颁全俸,中年颁半俸,荒年不颁禄。

猜你喜欢

  • 建康正

    官名。亦称建康狱正。南朝梁、陈置,属建康令。职掌与“廷尉正”略同,为高级审判官。《梁书·孔休源传》: “迁建康狱正,及辨讼折狱,时罕冤人。”梁四班,陈七品。参见“建康三官”。

  • 四格

    清代对文武官的考察,均以四格叙其功劳,文官的四格指才、守、政、年。才指知识、才干;守指操守、品德;政指政绩、治行;年指年龄、资历。每格又有三等之分。参见“考察”。武职的四格,参见“军政”。

  • 开封府右少尹

    见“开封府左少尹”。

  • 军坊

    府兵基层组织。隋朝诸卫所统亲、勋、翊卫府置,东宫领兵开府皆置,为府兵长期集中居住之所在;每坊置坊主一人、佐二人,检查户口、劝课农桑; 后因军人在城坊分散居住日益普遍则不复存在。

  • 公主家仆

    官名,俸六百石,掌公主车马。见《汉官》、参看“公主家令”条。

  • 方岳

    刺史等地方长官的别称。《晋书·周访传》:“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

  • 恰克图民政员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九月三十日公布的《恰克图民政员公署编制章程》的规定,于恰克图设民政员一人、副民政员一人(汉、蒙人员分任),由大总统简任,隶属于库乌科唐镇抚使,管理辖境内

  • 巡河提领所

    官署名。元置,属工部。掌巡视黄河之事。设提领二人,副提领一人。

  • 庐人

    官名。周朝置。掌戈矛殳类长兵器制造。《周礼·冬官·考工记》: “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尺。”

  • 龟人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整治龟版以供祭祀占卜。《周礼·春官》:“龟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各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取龟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