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引批验所大使
官名。明清盐引批验所之主官。初,元朝于大德(1297—1307)年间置批验所,掌批验盐引。明朝沿置,以大使领之,计两浙四人,两淮、河间长芦各二人,山东一人,未入流。清朝设官十六:广东一人,直隶、山东、两淮、福建各二人,四川三人,两浙四人,为正八品。下设副使、攒典等佐理。凡不设大使之处,其职司由盐课司大使兼充。
官名。清置,正八品。直隶、山东、两淮各二人,四川三人,两浙四人,广东一人。掌批验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照叫盐引。见《清史稿·职官三·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官名。明清盐引批验所之主官。初,元朝于大德(1297—1307)年间置批验所,掌批验盐引。明朝沿置,以大使领之,计两浙四人,两淮、河间长芦各二人,山东一人,未入流。清朝设官十六:广东一人,直隶、山东、两淮、福建各二人,四川三人,两浙四人,为正八品。下设副使、攒典等佐理。凡不设大使之处,其职司由盐课司大使兼充。
官名。清置,正八品。直隶、山东、两淮各二人,四川三人,两浙四人,广东一人。掌批验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照叫盐引。见《清史稿·职官三·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唐铨选之制,由南曹检勘选人出身、课绩以及是否合当年选格等。《旧唐书·职官志》说:“每年选人有解状、簿书、资历、考课,必由之以核其实。”参见“南曹”。
礼部之别称。
官署名。明建文二年(1400)置。参见“左院”。
官名。清朝吉林驻防八旗之最高长官。统辖吉林驻防旗营及地方之军民事务,综制文武、镇守封疆。康熙十五年 (1676) 由宁古塔将军改设,驻吉林。将军衙门设主事、助教、笔帖式等官员办理所属事务,并置理刑司、
官署名。宋朝置,隶卫尉寺,掌收藏有关大礼什物。官库名。宋置,属卫尉寺,掌收储有关大礼什物。
即“侍郎右选”。侍郎右选郎中的简称,见“侍郎右选郎中”。
西汉时匈奴王名。《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
爵名。东汉末曹操置,以赏军功,位在名号侯下,不食租。三国魏、晋朝、南朝、北魏初俱置。陈九品,秩视六百石。1、爵名,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十月曹操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
官名,秦汉皆置。指左中候和右中候二官,皆属将作少府,与丞共掌治宫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少府》:“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中候为将作少府的佐官,掌助
选举制度。唐朝始设,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全通者授官,通七者授出身。应试者由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宋朝沿置,十五岁以下能通经赋诗者,州举送朝廷,先由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