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秘书令

秘书令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置,典尚书奏事,兼掌图书秘记,为亲近机要之职。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罢,改设秘书监,掌艺文图籍,另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三国蜀置,秩六百石,管理图书,参预起草诏令文书。北魏孝文帝亦置,为秘书省次官,位在秘书监下。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典禁中图书、主持修史,参预议定制度。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时又有“内秘书令”。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秘书监置,为秘书省长官,从二品。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为魏王时置,掌尚书奏事,兼掌图书秘籍。魏文帝改秘书令为秘书监,掌艺文图籍;由中书令掌尚书奏事。三国蜀也置秘书令,掌图书管理,参与起草诏令文书。晋和南朝宋称秘书监,梁陈称秘书省。后周称监,领著作监,掌修国史。隋炀帝增置少监,后又改少监为令。见《晋书·职官志·秘书监》、《宋书·百官下·秘书监》、《通典·职官八·秘书监》。

猜你喜欢

  • 绥边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间曹操置,三国魏沿置,五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拟智武将军等号;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智武将军等号。北魏孝

  • 钦授大夫

    司天散官名。金朝置。二十五阶之第三阶,秩从四品下。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置。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四品下,称钦授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小谏

    左右拾遗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拾遗(今正言)为小谏”。

  • 回回科

    官署名。明朝及清初钦天监所属机构。明洪武元年(1368),设回回司天监。三年,改称回回钦天监。三十一年,罢监设科,隶钦天监。掌以回回之法推算天行之度。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十四年省。明钦天监分科

  • 总军械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一人,正三品,正参领充,简放。掌筹计全军战具军火等事。唯平时不编军,故不常置。

  • 尚书车部郎

    参见“车部郎”。

  • 保义校尉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正九品上。元沿置,升秩为正八品。

  • 右骁骑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骁骑之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右骁骑率中士、右骁骑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大督护

    官名。东汉末董卓置,为军中统帅,任陈郡太守胡轸为之,统吕布等步骑五千迎战孙坚。东晋成帝咸和(326—334)初,苏峻反,会稽内史王舒、吴兴内史虞潭等檄顾众为五郡大督护,统诸义军讨峻。

  • 步奏官

    公人名。宋初置,见“散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