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织染局

织染局

官署名。① 明清掌织染绸缎事务之机构。明朝又称“织染杂造局”。设于南、北两京和地方各府各布政使司。南、北两京所设者分内外,内局为宦官八局之一,以应上供,外局为地方所设者,浙江之杭州、湖州、嘉兴等十府,福建之福州,泉州二府,山东之济南府,直隶之镇江,苏州、松江等六府及江西、四川、河南布政使司。皆备公用,亦间有上供取用者,各设大使一人、府大使从九品,州大使未入流,副使一人。清朝中央衙门沿置。初隶工部,康熙三年(1664)改隶内务府。设专管大臣、员外郎、笔帖式、司库、库使、司匠等官。皆供内务府应用。道光二十三年(1843)裁。② 明清宦官衙门之一。掌织染御用缎匹之事。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尚染局设,又称“内织染局”。设大使、副使司之。二十八年更定职秩,设正五品大使一人为官。下设左、右副使各一人佐之。所属有外厂,蓝靛厂等。为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清顺治十年(1653)沿置,十八年重立内务府,遂改隶工部。康熙三年(1664)又改隶内务府,设专管大臣司之。下设员外郎、笔帖式、司库、库使、司匠等十二人佐之。道光二十三年(1843)裁撤。


官署名。元置,掌织染岁造缎匹。其官有局使一员、典史一人。见《元史·百官四·织染局》。明代在京师及外地设织染局,掌织造各类丝织品。见《明史·职官三·八局》、《明史·职官四·织染局》。

猜你喜欢

  • 上都器物局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上都留守司。职掌、设官同大都留守司所辖器物局。

  • 州大夫

    官名。又称“州长”。春秋时齐国置。《管子·度地》: “常以冬少事之时令甲士以更次益薪积之水旁,州大夫将之,唯母后时。”参见“州长”。

  • 司筵

    官名。隋朝内官尚寝之属,置三员,视勋品,掌铺洒扫; 炀帝时改司设。

  • 駼监长

    官名,秦汉皆置,为駼监长官,主駼监,掌养皇帝乘马。有丞为之副。参看“駼监”条。

  • 京室

    王室。《诗经·大雅·恩齐》:“思媚周姜,京室之妇。”曹植《王中宣诔》:“皇家不造,京室陨颠。”

  • 辅国中尉

    宗室爵号。明朝置,以封郡王五世孙非嫡长者。封爵名。明代宗室封爵中有辅国中尉,位在镇国中尉之下。

  • 监作

    官名。隋朝内侍省掖庭局、将作监左、右校署皆置,二员至十二员不等,从九品。唐朝内侍省掖庭局、少府监诸署、将作监诸署、军器监诸署皆置,二员至十员不等,从九品下。掌监其署中杂作,典工役。官名。掌管监督检查制

  • 纪事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于内廷中置。设司正,秩正七品,以宦官为之,具体职掌不详。后罢该司。

  • 常赐

    汉代君主经常赐给臣下的奴婢、甲第、墓地、钱物等, 总称为常赐。西汉时常赐有奴婢、牛酒、甲第、钱、缯帛、东园秘器(棺材)、冢地、见《西汉会要·职官十二》“恩赐条”。东汉的常赐有钱币、衣服、衣冠、安车、什

  • 腊人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腌制干肉,《周礼·天官》: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 史二人, 徒二十人”, “掌干肉, 凡田兽之脯腊胖之事。 凡祭祀, 共豆脯, 荐脯&#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