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蟒袍

蟒袍

服饰名。明清官服之一。明朝称蟒衣,乃皇帝御服,常用来赏赐近臣、重臣,有行蟒、坐蟒之纹绣。清朝为品官之服。服长过膝,上绣行蟒,穿于补褂之内,为最尊之礼服袍。时人称为“花衣”。凡遇殿廷朝会,坛庙祭祀等典礼与朝冠、朝褂一体穿用。自亲王以下至文武百官之服色与绣蟒数目不同。典制所定: 亲郡王用蓝及石青色,蒙赐者可以用金黄色,其余多用石青,绀色(黑中透红)。武二品、文三品以上官员皆绣五爪九蟒,文四品以下绣四爪八蟒,文七品以下绣四爪五蟒。袍服春秋两季为棉、袷、夏季用纱、冬秋用裘。皮裘皆毳在内,革在外,用料须一尊禁令,不得僭越。

猜你喜欢

  • 勋官

    官号。始见于南北朝,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阶爵之外,更为节级。北魏陆续设其官号。然皆杂乱,北周始制勋官十一等,名义即此,自正九命至七命不等。隋因其制改命为品。南朝宋薛渊在后废帝元徽(473—477

  • 义观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网藐”,中书位之一。

  • 伊都额真

    满语官名。雍正元年(1723)改称“伊都章京”。汉译为“班领”。隶侍卫处。有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署班领几种。又译作“益都额真”。

  • 诸般勾当差使

    官名。宋代置于转运使司,备差遣各种事务。

  • 副君

    指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集八首·平原侯植》:“副君命饮宴,欢娱与怀抱。”太子的称谓。《文心雕龙·时序篇》谓曹丕“以副

  • 外府寺正卿

    官名。见“外府寺”。

  • 郡光初主簿

    隋郡主簿名目之一。见“郡迎新主簿”。

  • 雕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雕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大臣

    参见“管学大臣”。

  • 乌赫哩达

    满语官名。汉译有三: ①九门提督。②总管,为清朝所设专管某项事务之三、四品官,如陵寝总管、围场总管、盘山行宫总管、信炮总管,以及蒙古各部、旗所设总管。③苑丞,为清朝内务府所属奉宸苑之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