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徒
宋朝匠人。属殿中省尚衣局,员三十人。徽宗崇宁二年 (1103) 置,钦宗靖康元年 (1126) 罢。
吏员名。宋置,属殿中省尚衣局,掌保管衣物,员额三十人。
宋朝匠人。属殿中省尚衣局,员三十人。徽宗崇宁二年 (1103) 置,钦宗靖康元年 (1126) 罢。
吏员名。宋置,属殿中省尚衣局,掌保管衣物,员额三十人。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
武官名。辽置,见“辽阳大都督府”。
官名。西晋置。《魏书·匈奴刘聪传》:“(成都王司马颖)拜(刘)渊北单于,参丞相军事。”汉时匈奴的国君称单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南面八部大人共立比为呼韩邪单于,内附于汉朝,于是匈奴遂分为南
大学职名。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大学设总务长一人,由教授兼任,秉承校长旨令,主持全校总务事宜。
官名,汉置,掌地方驻军,维护地方治安,防禁外来侵略。《后汉书·孝安帝纪》:“二年春正月,旄牛夷叛,寇灵关,杀县令。益州刺史蜀郡西部都尉讨之。”参看“都尉”条。
官名。① 西汉武帝置,为杂号将军,以公孙敖任之。后省。西晋武帝泰始元年 (265) 复置,以羊祜任之,统左右卫、前、后、左、右、骁骑等宿卫七营禁军,主管京师及宫廷警卫。泰始四年罢,置北军中候代其职。后
见“提领官田所”。官署名。宋正和元年(公元1111年)置,是出卖官田的临时机构。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本为汉代察举科目。神龙三年(公元707年)诏举,苏晋等五人及第。
简称“执事”。①指各级官府内有具体职务之官员,相对于散官而言。《隋书·百官下》:“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成语》: “办理何项事务之官即谓之何项执事。”②指祭祀时主
官名。清末商部属官。光诸二十九年(1903)设。左、右各一人,正四品。简任。掌辅佐堂官,审核各司重要事务。三十二年,商部改农工商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