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邮传部

邮传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理全国轮船、铁路、电线、邮政事务。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承政、参议二厅,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庶务五司,并讲习所、考工局、通译局等。置佥事四人,郎中十人,员外郎十二人,主事二十四人。宣统元年(1909)裁庶务司。三年,改尚书、侍郎为大臣、副大臣。所属有铁路总局、电政总局、邮政总局、交通银行等。


官署名。清末置,掌交通行政。其属有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四司。其官有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左右丞、左右参议、佥事、主事等,各司均设郎中、员外郎。见《清史稿·职官六·邮传部》。

猜你喜欢

  • 太后两宫奉令、奉丞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奉令,正七品;奉丞,正八品。掌奉宣太后旨意。

  • 育胄馆

    馆名。又称育材馆、储材馆。郑成功设于思明州(今厦门),容纳阵亡将士子女,延师教育,优秀者选入储贤馆。

  • 属长史

    官名,汉置,意即副长史,唯司空有此官。《后汉书·百官志》:“属长史一人,千石。”属,副也。

  • 州功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功曹从事”。

  • 护军

    官名。① 军中监督官。秦朝已置。《史记·蒙恬列传》: “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陈胜起义后,以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刘邦曾以陈平为护

  • 乡自治公所

    乡自治组织的执行机关。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七月三日北洋政府公布《乡自治制》,但未实行。其中规定,乡的自治执行机关为自治公所,设乡长一人,由乡自治会选出,呈由县知事委任,掌办本乡的自治行政事务;并

  • 博学通议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儒学类科目。开元五年、六年(公元717、718年)诏举,郑少微等二人及第。

  • 秉义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西头供奉官置,为从八品武阶官,属小使臣。武阶官名。宋政和中改西头供奉官为秉义郎,秩从八品。

  • 南部令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协理南方州郡事务,亦参议礼仪制度。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废。

  • 汤官令

    官名。西汉属少府,有丞主饼饵,与太官、导官俱掌宫廷饮食。东汉省令,汤官丞并属太官令。官名,两汉皆置,为少府属官,主酒,有丞。东汉省令,置丞,并入太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