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郎中令

郎中令

官名。① 秦始置,为郎中长官,掌宫廷戍卫,侍从皇帝左右,参与谋议,职甚亲重。二世时赵高曾任此职,左右朝政。西汉沿置,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凡郎官皆属之。文帝初由代邸入未央宫即位,当夜拜张武为郎中令,巡行宫禁,以备不虞。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改名“光禄勋”。② 汉朝诸侯王国属官。侍从左右,戍卫王宫,其职甚重,领诸大夫、郎官等。初秩二千石,武帝时减为千石,后更为六白石。魏、晋、南朝为王国三卿之一,地位颇重,公、侯等国亦或置,其品秩随国主地位高低不等。北朝诸王、公、侯、伯、子、男国皆置,品秩颇低,非南朝可比。


官名,秦和汉初置,掌宫殿掖门户,有丞。属官有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东汉仍称光禄勋,俸中二千石,掌宿卫宫殿门户,掌谒署郎持戟值班,宿卫门户,考其德行而升降。郊祭之事,掌三献。东汉王国置郎中令,俸千石,掌王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汉书·吴王濞传》:“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劫守王,不得发兵。”其后,魏晋南朝为王国三卿之一,品秩随国主地位高低而高低。北朝王公侯伯子男等诸国皆置,品秩低于南朝。

猜你喜欢

  • 建威将军

    ①官名。西汉末新莽时设,为领兵之官。《汉书·王莽传》: “骑都尉王晏为建威将军,屯城北。”东汉,三国魏,吴,晋,南朝宋、齐、梁,十六国时成议、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及北魏均置。南朝时为五威将军之一。魏

  • 甲头

    宋朝乡役名。又称甲首、催头。神宗熙宁七年(1074 )置,由保丁轮流充任,代户长催税。元丰八年(1085)罢。哲宗绍圣元年(1094)复置。(1)宋乡役名。又称“甲首”、“催头”。熙宁六年(公元107

  • 掌货赂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掌货赂中士佐官,正一命。

  • 东作坊使

    见“作坊使”。官名。宋置,见“作坊使”。

  • 画室署

    官署名,汉置,属少府,掌领画室。画室,绘有彩画之室也,为重臣进见前停息之处。《汉书·霍光传》:“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注:如淳曰:“近臣所止计画之室也,或曰彫画之室。”师古曰:“彫画是也。”《

  • 主任书记官

    官名。(1)北洋政府设置,为总检察厅各科的主官。参见“总检察厅”。(2)国民党政府在各级法院及其分院中均设有检察处主任书记官,以佐助检察长或检察官工作。

  • 朝内正职官

    官类名。太平天国前期自诸王、国宗、侯、丞相、检点、指挥至将军,均为朝中正职官。他们没有具体的职守,平时在朝内处理政务,受命出征时则外出统率军队,是文武不分的。官与爵也不甚区分,如六官丞相即未明定职守,

  • 轻骑将军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晋书·苻坚载记下》:“坚於是以骁骑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与陵江将军姜飞、轻骑将军彭晃等配兵七万,以讨定西域。”

  • 在京行用库

    官署名。洪武八年(1375)置,隶户部,以收易昏烂之钞。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典史一人,都监二人,进行管理。仁宗即位罢。

  • 监国谒者

    官名。三国魏对诸王、侯国防制甚密,特遣谒者等使者监伺诸国,故名。《三国志·陈思王传》: “黄初二年(221),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官名,三国魏置,掌监伺诸王国。《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