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督护军

都督护军

官名,三国魏置,为都督下属武官,掌监察所辖诸军,常以太守迁任。《三国志·魏书·杜恕传》:“起家为河东太守,岁余,迁淮北都督护军。”又《赵俨传》:“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

猜你喜欢

  • 刑侍

    刑部侍郎简称。

  • 抚军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本属校事官,主刺举,监察百官,权力极大,与诸属官员矛盾也很大。齐王曹芳嘉平(249—254)中罢。官名,汉末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掌刺举,监察百

  • 司门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刑部所属司门部副长官。洪武六年 (1373) 始置,初二人,正六品。十三年,升部秩,随改从五品,一人。协郎中共掌本属部之事。二十三年,随司门部并罢。

  • 军医总监

    北洋政府设置。(1) 陆军同等官。其军阶为中将,总掌陆军医疗事务。(2) 海军同等官。其军阶为中将,总掌海军医疗事务。

  • 户曹参军

    官名。户曹长官。西晋始置于公府、将军府,主户曹事。东晋、南朝沿置。品秩随府主地位而定,南朝宋七品,梁四班至流外七班,陈八品至九品。北宋开封府、诸州郡亦置。又为户曹参军事简称。参见“户曹”。官名。见“公

  • 六番招讨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司于雅州 (今四川雅安),掌军民政务。设达鲁花赤、招讨使、经历、知事各一员。

  • 太子右宫正

    官名。北周置。掌傅弼太子,匡正其过失。《周书·尉迟运传》: “时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数有罪失。高祖于朝臣内选忠谅鲠正者以匡弼之,于是以运为右宫正。”

  • 将作都将

    官名。北魏置。《魏书·酷吏·羊祉传》:“为将作都将,加左军将军。”领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北齐、北周不置。

  • 官文书名。即举状,又称荐削。宋朝中、高级官员作为举主,每年一次或两次,向朝廷推荐选人改为京官,每递呈一纸举状,推荐一名选人,称为一削。

  • 健锐营

    又称“云梯健锐营”。清朝八旗军中专门操演云梯之军营。乾隆十四年 (1749),金川战役之后设。以八旗兵中习云梯者组成。分左、右二翼。兵额屡前增加,至光绪 (1875—1908) 间已达三千八百余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