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钩盾令

钩盾令

官名。西汉隶少府,秩六百石。由宦者充任,官署设在未央宫中,管品京城附近皇家苑囿,属官有五丞两尉。甘泉、上林等大苑囿别置专官管理,不属钩盾。东汉名义上仍隶少府,管理京城内外园苑离宫池观,职任颇大,郑众、蔡伦等皆以中常侍兼任,属官更多,有丞、永安丞、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濯龙监、直里监等。灵帝时或任用士人。三国魏沿置,七品,属官增设灵芝园监、总章监、戏马监及邺玄武丞。西晋改隶大鸿胪,属官稍减。东晋、南朝大鸿胪不常置,遂无闻。北魏仍置,亦用宦者。北齐、隋、唐为司农寺钩盾署长官,不设宫禁中,任用士人,职掌亦不同。隋朝置三员,正八品; 唐朝置二员,正八品上。宋朝存其名而罕除。参见“钩盾署”。


官名,汉置,属少府,俸六百石,掌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有丞,属官有永安丞、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濯龙监、直里监等。其后,历代多沿置。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历代职官表·内务府奉宸苑》。

猜你喜欢

  • 诸节

    西周各级受有符节官吏的统称。《史记·周本纪》: “(武王)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裴骃集解引马融说: “诸受符节有司也。”泛指受节诸臣。《史记·周本纪》:“武王即位……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

  • 宫舆曹少卿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置。《魏书·杨播传》: “(杨椿)转授宫舆曹少卿,加给事中。”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道试

    北洋政府于民国四、五年(公元1915~1916年)间实行学绩试验,于各道设“道试”,京兆属县试与道试相同。道试在道尹所在地举行,每二年一次。道区内中学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相当资者均可应试。设典试官一人

  • 监作

    官名。隋朝内侍省掖庭局、将作监左、右校署皆置,二员至十二员不等,从九品。唐朝内侍省掖庭局、少府监诸署、将作监诸署、军器监诸署皆置,二员至十员不等,从九品下。掌监其署中杂作,典工役。官名。掌管监督检查制

  • 大前疑

    官名。北周宣帝大成元年 (579) 正月置,为四辅官之首,是主要执政大臣。越王宇文盛以上柱国、大冢宰任此。官名。北周设置,员额一人,备顾问参议,为四辅之一。《周书·宣帝纪》:“大象元年(公元579年)

  • 行营计会使

    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八月,以内侍省姚文寿充京西京兆行营计会使,掌京西、京兆行营计划财会之事。

  • 知会

    文书名。清朝中央各部院间所使用的平行文书之一。

  • 食官令

    官名。① “太子食官令”的简称。②皇后属官,西汉置。属官有丞一员,主管后宫饮食。初隶詹事,成帝鸿嘉三年(前18)省詹事后改隶大长秋。东汉罢。金朝置为太后两宫属官,秩正八品。③东汉太常属官,每先帝陵置一

  • 乡官

    ①秦朝以前大体指乡级政府治事之所。汉朝沿用。②汉朝亦指三老、孝悌、力田等协助郡县治理一乡事务的官吏。通常由政府选任,无一定执掌,有位无禄,与郡县属吏不同。或以为有秩、啬夫、游徼也属之。隋初指州都、郡正

  • 并省三公郎中

    官名。北齐置。掌并州尚书省三公曹事务。其职掌与“三公郎中”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