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镇右将军

镇右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八镇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止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


武官名。梁始置,秩第二十二班,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加“”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陈制同梁,《陈书·后主纪》记至德四年(公元586年)春正月,安南将军晋安王伯恭进号镇右将军,秩第二品。

猜你喜欢

  • 典路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王与后的五路。“路”即辂,五路指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北周置典路中士,正二命,典路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司车辂下大夫。

  • 元司马

    官名。又称“中军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元司马为中军的军法执行官。大夫爵。《国语·晋语七》: “(晋悼公)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韦昭注: “元司马,中军司马。”参

  • 奉恩镇国公

    爵名。清朝宗室封爵之第七等。位在固山贝子下、奉恩辅国公上。爵名,清朝置。清朝的宗室封爵分为十二级,奉恩镇国公为第五级。这十二级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

  • 马步都虞候

    官名。五代设置,为马步院的主官,见“马步院”。

  • 内郡国

    汉朝指内地诸郡和诸王国。《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注:“韦昭曰:中国为内郡,缘边有夷狄障塞者为外郡。成帝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士。”《后

  • 怯薜执事

    元代怯薜人员番值在宫廷服役时的称谓。因执掌事务不同,各有称号。主弓矢、鹰隼之事者称火儿赤、昔宝赤、怯怜赤;书写圣旨者,称扎里赤;为皇帝主文史者,称必阇赤。亲烹饪以奉上饮食者,称博尔赤;侍上带刀及弓矢者

  • 都肃政史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肃政厅的长官,见“肃政厅”。

  • 拱卫直使司

    官署名。金朝置。属宣徽院。掌仪卫之事。原称龙翔军,海陵王正隆二年 (1157) 改名神卫军,世宗大定二年 (1162) 改称拱卫直使司。设使、副使统领司事。大定五年,以使为都指挥使,副使为副都指挥使,

  • 号纸

    文书名。明清土官之任职凭证。凡新封授、承袭之土官,均由吏部或兵部颂发,上书土官之官职、世系及袭职年月。新袭职之土官在领取新号纸之前,应缴回原号纸。

  • 契丹行宫判官

    官名。辽置,见“契丹行宫都部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