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骑都尉

骑都尉

官名。秦末汉初为统领骑兵之武职,无员,无固定职掌,不统兵时为侍卫武官。宣帝时以一人监羽林骑,又以一人领西域都护,秩比二千石,遂成定制。后又有领三辅胡越骑、监河堤事者。因亲近皇帝,多以侍中兼任。东汉名义上隶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三国沿置,吴或以其统羽林兵,宿卫左右。魏、晋与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并号“三都尉”,皆为亲近侍从武官,多用作皇族、外戚的加官,奉朝请,六品。西晋末司马睿为晋王时,其府行参军、舍人悉委此职。后罢。十六国多置,前秦时王猛以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此职,得居禁中宿卫皇帝左右。南朝复置,宋六品。北朝成为冗职,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定员六十人; 北齐因之、隶左、右卫府。北周列为散官,改名奉骑都尉。唐至明为勋官,位在上骑都尉下、骁骑尉上。唐比从五品,宋、金从五品,元、明从四品。清朝为爵位等级,列九等世爵之第七等,在轻车都尉下、云骑尉上,正四品,满名“拜他喇布勒哈番”。


官名,汉置,掌领骑兵,位次将军,与校尉同级,无固定人数。《汉书·靳歙传》:“沛公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骑都尉。”西汉时属光禄勋,掌监羽林骑,后掌驻屯骑兵,也领兵征伐。汉宣帝时,一人监羽林骑,一人领西域都护。《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骑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本监羽林骑。”《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骑都尉来苗出平城,北伐匈奴。”“冬十一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其后,三国、魏、晋皆置,为亲近武官,侍从宿卫。南朝宋六品,北魏从四品上。北齐属左、右卫府。唐朝为从五品,见《新唐书·百官一·司勋郎中》。宋沿唐制,位在轻车都尉、上骑都尉下,见《宋史·职官九》。元代骑都尉为从四品,见《元史·百官七》。明代骑都尉的品级与元代同,见《明史·职官一·兵部》。清朝改骑都尉为爵号,正四品,位在轻车都尉下、云骑尉上,见《清史稿·职官四·公侯伯子男》。

猜你喜欢

  • 典仪正

    官名。明朝于诸王府典仪所分置,一人,正九品,掌陈仪式。

  • 木场提领

    官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置南东二木场,十七年(公元1280年)并为一场,属大都留守司。掌受给营造宫殿材木。以提领一人为主官,下设大使、副使各一人。

  • 昆蹏令丞

    官名。昆蹏为良马之名。昆蹏令为西汉太仆所属牧养良马的属官之一,有丞。东汉省。

  • 行政警务科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巡警职制,考核巡警官吏,管理消防、风俗、交通警察,并稽查外国来华人员。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 坐粮厅

    官署名。清朝户部仓场衙门所属之机构。亦用作官名,指坐粮厅之长官。顺治元年 (1644) 设,一人,以户部汉司官充任。康熙二年 (1663) 添设户部满司官一员。后以各部院官员通行差遣,二年一更代。掌理

  • 普通检定考试

    国民党政府检定考试的一种。见“检定考试”。

  • 司竹监

    ①官署名。唐朝司农寺置,监一员、副监一员、丞二员,掌植竹、苇,供尚食局竹笋及宫中百司帘篚等。另有录事、监事、苇园匠等。②官名。唐朝司农寺司竹监长官,置一员,从六品下。官名。唐置,属司农寺,掌植竹、苇,

  • 明烈将军

    官名。① 南朝梁、陈十明将军之一,参见“十明将军”。②南朝梁初置,在宁远将军班中,武帝大通三年(529),置宣远将军代之。

  • 典织匠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可能是织锦匠的异称。见“织锦匠”。

  • 判屯田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屯田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