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乐堂
明代宫女、内官无亲属者,死后焚化之所。置宦官数人经管。堂址在北京西直门外。
明代宫女、内官无亲属者,死后焚化之所。置宦官数人经管。堂址在北京西直门外。
?—1621明江西南昌人,字镜源。万历进士。累迁兵部侍郎、宣大总督。万历四十一年(1613)促忠顺夫人三娘子传“顺义王”印信于卜失兔,并对蒙古诸部进行安抚,边事遂宁。明年召为兵部尚书,未赴。后病死。著
224—263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家世儒学,学不师授。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性好养生服食之道。著《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阮籍、山涛、向秀
官署名。明代工部及各布政使司置,掌造其他同类专业局(如军器局)所不属者。工部所置,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各布政使司所置,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科举考试用语。即元代科举中蒙古人、色目人中式后所发布的文榜。元代科举把蒙古人、色目人分作一类,汉人、南人分作一类,所考科目,难易程度均有区别,张榜公布时亦分为两榜。元代尚右,故会试中式后,以蒙古人、色
①周代军制。《周礼·夏官》序官云:“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文献、金文多称六师,参见“六师”。春秋时有的诸侯不守此制,如晋原有三军,文公八年(前
?—1511明四川保宁(治今阆中)人,又名五。正德四年(1509)冬与鄢本恕、廖惠率众起义,称顺天王,拥众十万,置四十八总管,转入湖广郧阳。次年,明刑部尚书洪钟督四川、陕西、湖广兵进攻,他率众由陕西汉
官署名。元代置,属兵部。旭烈兀大雪原有随路打捕鹰房民户七千余户,世祖中统二年(1261)始置总管府领之,秩从三品。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一员,副总管二员。至元十二年(1275),伊利汗阿八哈遣使奏归朝廷,
1474—1543明怀庆武陟(今属河南)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进士。任翰林院修撰,不为刘瑾所屈,出为开州同知,后历任山西提学副使、工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为学主许衡、薛瑄一派朱学,对王学多有非议。
?—185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伯献。杨震之孙。少传家学,博闻广识,隐居教授生徒。后以通《尚书》为灵帝师。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等显职,封临晋侯。屡上书荐举名士,请用贤去佞、罢修苑囿。遂为
书名。近人张尔田撰。八卷。张氏字孟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举人,曾官知县。是书为考镜六艺及诸子学术流别而作,凡三十八篇,附篇四。首卷四篇,总论史为六艺、诸子之源及古代史官沿革。其余各卷分论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