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面
一作样磨。古西域部落名。原游牧于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东、伊丽水以北、金山以西地区,与处木昆、车鼻施等错居。唐初于其地置咽面州,隶燕然都护府。永淳元年(682)随阿史那车薄反唐,为安西都护王方翼破于热海(伊塞克湖)。长安二年(702)唐改咽面州为都督府,隶北庭大都护府。突骑施汗国兴,为其属部。葛逻禄西迁,与之合流,为创建哈喇汗朝的主体部落之一。
一作样磨。古西域部落名。原游牧于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以东、伊丽水以北、金山以西地区,与处木昆、车鼻施等错居。唐初于其地置咽面州,隶燕然都护府。永淳元年(682)随阿史那车薄反唐,为安西都护王方翼破于热海(伊塞克湖)。长安二年(702)唐改咽面州为都督府,隶北庭大都护府。突骑施汗国兴,为其属部。葛逻禄西迁,与之合流,为创建哈喇汗朝的主体部落之一。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卿大夫的侍从官员,掌接待引见宾客,朝会时担任警卫,亦奉命出使。秦汉宫廷、后宫、太子宫、诸侯王国皆置,员额不等,皆掌关通内外,导引宾客。宫廷所置隶郎中令(光禄勋),设谒者仆射统
书名。清黄宗羲撰。一卷。卷首有撰者康熙三年(1664)序,以郦道元《水经注》文字繁琐与内容错误,故“不袭前作,条贯诸水”,撰写此书。正文以前有“今水经表”,表中称淮水及其以北诸水为北水,江水及其以南诸
明代由朝廷赐予龙虎山(今江西贵溪西南)道士张氏(汉张道陵后裔)的世袭封号,全称“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领道士张真人”,正二品。洪武元年(1368)始封。隆庆间革真人称号,只称提点。万历时复旧号。清初
?—1727清北京白云观道士。雍正时与世宗往还。死后官府理丧,追封真人。
辽代官署合称。又称五京计司。辽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设盐铁使司,东京(今辽宁辽阳)设户部使司,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宁城西大明城)设度支使司,南京(今北京市)设三司使司,西京(今山西
商办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华商创办于上海。有工人四百名。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代采用前代领军名别置领军府,为十六卫之一。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则被青铠甲、弓箭刀楯旗等,为右厢仪仗,次立右威卫之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
秦置。治今浙江杭州市灵隐山麓。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至钱唐,临浙江”,即此。西汉时曾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东汉初一度省并。后复置。永建四年(129)后属吴郡。南朝梁
①(?—222)三国时河内获嘉(今河南新乡西南)人,字季才。曾受学于边让。东汉末,率宗室百余家避乱于京县、密县山间。善鉴识人物。曹操辟为丞相掾属,举茂才,迁南阳太守。旋迁中尉。建安二十四年(219),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改安西府置。治今甘肃安西县。属甘肃省。辖境同安西府。1913年改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