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贰官之简称。
?—约1106辽皇族。字乌古邻。兴宗时,补祗候郎君。道宗即位,历任安州团练使、怀德军节度使、奚六部秃里太尉、左护卫太保。大安八年(1092),知西北路招讨使事,攻阻卜诸部长磨古斯。次年,磨古斯又反,领
?—747唐时人。曾为忠王(即肃宗)友。开元十八年(730),言和亲之利,奉玄宗命使吐蕃,唐蕃遂修旧好。天宝元年(742),任陇右节度使,御吐蕃有功。五载,入朝,见李林甫专权,意颇不平,曾劝玄宗去林甫
宋代吏人之一。本为官衙中见习性的非正式工作人员。宋初,只中央与监司有贴司,诸州县只称私名书手。景德二年(1005),各州县正式立名册,定名额,以贴司为较低级的吏人,在押司及手分之下,担任书写、造帐等各
利用冬季天燥米干,进行加工以减少稻米损耗的方法。宋代出现。选择腊日春米,舂后藏之于土瓦仓中,可以经年不坏。《石湖居士诗集》有其记载。至今农户还采用。
亦称公羊学派。清庄存与、刘逢禄所创。因二人均常州人,故名。治经宗《春秋公羊传》,注重研求“微言大义”。代表作有庄存与之《春秋正辞》、刘逢禄之《公羊何氏释例》等。嘉庆、道光间,龚自珍、魏源皆曾从刘问学,
即雇役、均徭代役银。明弘治、正德时,均徭杂役部分折银交纳,由官府雇人充役。如琼州府银、力两差共二千五百八十七役,其中银差有马夫、皂隶、斋夫、膳夫、门子、库子、斗级、清军书手、贴解户等,计九百四十二役,
清代场课之一。四川、云南盐井生产之盐,按盐井征收盐课,故名。
北宋时,京东、京西、陕西、河北等路,曾按上户税额摊派籴粮数额,谓之对籴。南宋时,四川等地实行对籴,民纳税一石,即籴买一石,官府或支一半价钱,或不支价钱。
书名。作者佚名。抄本。记述太平天国在南京实施的各项制度及措施颇详,诸如“拜降”、“拜天父”、“新兄弟馆”、“新姊妹馆”、“老民馆”、“考试”及各衙门名称、职务等均有涉及。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