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溺
春秋时人。隐士。《论语·微子》载他与长诅耦耕,子路问津,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改变)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指孔丘)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指隐者)哉?”认为天下已乱,无人能够救治,对社会和政治持消极态度。
春秋时人。隐士。《论语·微子》载他与长诅耦耕,子路问津,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改变)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指孔丘)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指隐者)哉?”认为天下已乱,无人能够救治,对社会和政治持消极态度。
书名。清康熙帝撰。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始编纂,雍正元年(1723)刊刻。五十三卷。分上、下编。上编五卷。“立纲明体”,下编四十卷“分条致用”,内有对数与三角函数表八卷。上编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以万州居四达之路,改为通州”(《太平寰宇记》)。治石城县(隋改名通川县,今达川市)。隋大业三年(607)改为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通州。天宝元年(742)改为通川郡
书名。清夏鸾翔撰。讨论平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摆线、对数曲线、螺线等的计算问题。用无穷级数展开方法解决若干与椭圆有关的问题。
书名。明杨循吉撰。一卷。记契丹自耶律阿保机兴起,至金人灭辽的史实。末记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政权,甚简略。是书着意于政权更替,帝位争夺,至于辽与宋、金、西夏之间关系,则语焉不详。
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南阳市南。《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庚,庚芑阳”,即此。西汉置棘阳县。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谓芑阳为芑易,或即襄阳,在今湖北襄樊市。
本明金齿千户所、永昌府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年(1524)改二所为保山县,永昌军民府治此,即今云南保山市。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建六官,置胥附中大夫,正五命;小胥附下大夫,正四命;胥附上士,正三命,复以大都督领胥附禁兵,则胥附诸官,皆禁兵之官。北周因之。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增置散职八尉之一,正七品。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一说北周置。治临江县(今忠县)。隋大业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辖境相当今重庆忠县、丰都二县及垫江县部分地区。唐武德中略有扩大。贞观八年(634)改为忠州。②天宝三载(
古龟兹国佛教遗迹。在今新疆库车城东北40公里处。傍水背山,现存五十二窟。主要是南北朝至唐代遗存。壁画破坏严重。是古龟兹国东部最大的佛教寺院。为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