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商
清代官商之一种。入关前,满洲贵族常遣人赴张家口同中原商民贸易,山西介休等县八家商人为之主持。清定鼎燕都,遂招之入京,隶内务府,买办供应皇室所需物品,以补岁贡不足,年纳生息银百两,名曰皇商。皇商享有特权,经营范围极广,又承办国家运输军粮、采买铜斤等业务,谋取厚利,多成为官商中的巨富。所获利润多用于奢侈消费、交结权贵和猎取身家功名地位,极少投资生产领域。
清代官商之一种。入关前,满洲贵族常遣人赴张家口同中原商民贸易,山西介休等县八家商人为之主持。清定鼎燕都,遂招之入京,隶内务府,买办供应皇室所需物品,以补岁贡不足,年纳生息银百两,名曰皇商。皇商享有特权,经营范围极广,又承办国家运输军粮、采买铜斤等业务,谋取厚利,多成为官商中的巨富。所获利润多用于奢侈消费、交结权贵和猎取身家功名地位,极少投资生产领域。
1876—1957清末直隶静海(今属天津)人,姓张,原名祥斋,字云亭。光绪十七年(1891)入宫充小太监,宫号小德张,宫内命名张兰德。为人乖巧,得慈禧太后宠信,官至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辛丑条
军法名。各级军吏惩处权限的规定。《尉缭子·束伍令》:“战诛之法曰:什长得诛十人,伯长得诛什长,千人之将得诛百人之长,万人之将得诛千人之将,左右将军得诛万人之将,大将军无不得诛。”
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兴元进士。秉性高疏,词调怪涩,属元和年代韩愈、卢仝等险怪的一派。卢仝有《与马异结交》诗云:“昨日仝不仝,异自异,是谓大同而小异。今日仝自仝,异不异,是谓仝不往兮异不至。”马异答
明清附加税之一。原指将零碎银两铸成银锭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明代将征收之细碎银两重新熔铸为一定重量的银锭,存入国库,而把熔铸之耗损部分名曰火耗,亦称火耗银,由纳税者承担。清初火耗各地不一,有高至百分之五十
侍御史知杂事之简称。
俵,分给之意。俵籴,谓先度民田入多寡,预给钱物,至秋成令入米麦粟,谓之俵籴。始行于宋熙宁八年(1075)。绍圣三年(1096)改为召民结保,预借官钱一半,依税限催纳。崇宁初复改为按等第强迫分给,使以时
隋人。工正书,古直精妙,誉为当代名笔,不减虞世南、欧阳询、房彦谦,但伤于疏瘦。唐太宗与汉王李元昌、褚遂良等皆从其学。
关隘名。位于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青盛附近。是进入八寨地区的隘口,地势险要。路旁石上镌刻有“灭瑶关”三字,故名。由于字旁的小字漫漶,无法知其原委,传说是明嘉靖时王守仁用兵八寨时所刻。
即“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一种多熟种植方法。清杨屾在《修齐直指》中提出,在多施肥的基础上,利用间套复种等技术,以取得“一岁数收”与“二年十三料”的方法。前者先种染料作物大蓝、小蓝,再套种粮食作物粟、麦等,可以“一岁三收”。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