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亮
西晋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字长玄。初为太傅杨骏参军。时京兆多盗,骏欲重其法,凡盗百钱者罪至死,为其谏阻。官平阳太守,累转大鸿胪。后奔并州,为刘渊所杀。
西晋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字长玄。初为太傅杨骏参军。时京兆多盗,骏欲重其法,凡盗百钱者罪至死,为其谏阻。官平阳太守,累转大鸿胪。后奔并州,为刘渊所杀。
清代对非宗室封王者之称呼。此外,凡削去宗室籍之王亦视为民王。如雍正四年(1726),廉亲王允禩被削宗室籍,革去黄带子(清宗室之标记),易为民王。
藏文音译。明末西藏后藏地方第一任藏巴汗才旦多吉的称号。才旦多吉原为仁蚌巴家仆,崇奉噶玛噶举教派。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仁蚌巴被属民暴动所推翻,才旦多吉乘机取代,在三竹节寨(今日喀则)建立政权,自
明代礼仪制度。每年五次祭祀太庙之总称。属吉礼。明初定以岁除日祀太庙,另春、夏、秋、冬各有祭祀,合为五次,历朝沿袭不变。
西汉人。成帝时任太史令。成帝以国家藏书颇有散亡,使谒者陈农搜求天下遗书。后诏刘向等人分类校书,以其主校数术。
635—709唐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字少连。早以辞学知名。咸亨中,授洹水尉。武后临朝,除右补阙,上疏请绝告密罗织之徒,武后善其言。长安三年(703),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以用
亦称边吴淀。宋辽边界上主要塘泺之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南、北二边吴村一带。为滹沱、唐(滱水)、沙、濡河等水所汇积,下游泄入界河。北宋时在此广开稻田,以防辽骑南下。后久不修治,渐归淤塞。
西汉置。治今江苏盱眙县南。西汉属临淮郡,三国魏属下邳郡,西晋属临淮国。后废。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殿中丞置,咸亨元年(670)复旧称。金亦置,为内侍阶官,秩正五品中。元沿置,正三品。
书名。不著编纂人姓名。八十卷。是书稿本来源有三:一、直接出于《原国史馆纂修的大臣列传稿本》,除迄今残存的《稿本》中相同的六百余人外,尚有一千一百九十余人,或抄之已散佚的《稿本》中;二、抄自《满汉名臣传
书名。北宋孙甫撰。七十五卷。甫以《旧唐书》繁冗、遗略,多失体法,乃改用编年体撰为此书。自康定元年(1040)至嘉祐元年(1056),历时十七年始成。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