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挞凛
辽后族。又作闼览、割烈。字驼宁。萧思温之族侄。景宗时,为宿直官。圣宗统和四年(986),为诸军副部署,随耶律斜轸擒宋将杨继业于朔州(今属山西)。六年,改南院都监。次年,加右监门卫上将军、检校太师。十二年,随齐王妃攻西夏,以功加兼侍中,封兰陵郡王。十五年,出击阻卜未服诸部。后为南京(今北京)统军使。二十年攻宋,破宋军于保州(今河北保定)。二十一年,擒宋将王继忠于望都(今属河北)。次年败宋军于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取祁州(今河北安国)。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境)中伏弩死。
辽后族。又作闼览、割烈。字驼宁。萧思温之族侄。景宗时,为宿直官。圣宗统和四年(986),为诸军副部署,随耶律斜轸擒宋将杨继业于朔州(今属山西)。六年,改南院都监。次年,加右监门卫上将军、检校太师。十二年,随齐王妃攻西夏,以功加兼侍中,封兰陵郡王。十五年,出击阻卜未服诸部。后为南京(今北京)统军使。二十年攻宋,破宋军于保州(今河北保定)。二十一年,擒宋将王继忠于望都(今属河北)。次年败宋军于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取祁州(今河北安国)。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境)中伏弩死。
《庄子》篇名。文中借只防备开箱(胠箧)之小盗,而不防备“负匮揭箧担囊而趋”之大盗的比喻,论证“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认为社会产生盗贼的根源在于圣人和智慧。主张“绝圣弃知”,毁灭仁义、文化,回复到“民结
官名。隋代陪都太原置,掌守宫阙。唐贞观十九年(645)太宗亲征辽东,以房玄龄留守京城,其后皇帝不在京城则置;东都(洛阳)亦置。开元十一年(723)北都太原以太原尹为之,总称三都留守。分掌京城、陪都军政
1335—1404明初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父君用,从朱元璋渡江,旋战死。他袭职,为管军总管。与张士诚数十战,每战无不胜。历官总兵都元帅、亲军指挥使、大都督府佥事。从征山东、山西、陕西,均有战功,拜秦
即盘根法。一种植树方法。元代,北方流行四句移树口诀:“种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为使根部多留宿土,创造此法。清代《花镜》记述其操作方法:如非小树苗,应于霜降后至春初尚未发芽前一段时间内
1468—1551明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原籍陕西高陵,字敬夫,号渼陂。弘治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正德五年(1510)以刘瑾案谪寿州同知,次年致仕。与康海相往还,制乐作戏自娱,终老
元末红巾军起义,领导者多为白莲教徒,烧香礼弥勒佛聚众,故红巾军亦名香军。
麴亦作麯。亦称麴税。麴,酒母,即酿酒原料,故榷麴乃原料课税。唐贞元二年(786),德宗于淮南(治今江苏扬州)、宣武(治今河南开封)、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等地置榷麴。会昌六年(846)武宗敕“扬州等
宋代贡举考试的一种方法。考试时,刻印试题、题解,分发应试举人,称印题。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亲试诸科举人,刻印题解,发给举人。五年,亲试进士科举人,出诗、赋、论三题,雕印分赐。自此逐渐推广至省
官制用语。朝廷高级官员在得到任命后,一般皆上表辞让,以示谦逊。不让者反成特例。东晋王述迁尚书令,不让,“(其)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晋书·王湛传》)。地位较低的官一般不须辞让。《南齐书·谢朓传》
394—417十六国时吐谷浑王。视罴子。东晋义熙元年(405)继立。受西秦攻击,率部保莫何川(今青海贵德西南),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号戊寅可汗。后屡为西秦所败。十三年,退保白兰(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