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岩

三岩

地名。亦称三暗、三艾、散演。在金沙江两岸,东界巴塘,南接江卡,北临德格,分上、中、下三岩。旧为巴塘所辖小土司之地。山隘险峻,人口2千户。乾隆、嘉庆(1736—1820)中,常恃险抢掠官商行旅,川藏要路为之梗阻,清廷用兵西藏,亦弃此捷径而绕道乍丫、察木多。光绪二十年(1894,一说二十三年),川督鹿傅霖派兵征之,至下三岩,被围困,乃罢兵,在上中下三岩设土千户,归巴塘管辖。三十四年(1908),西藏发兵攻之,亦未大胜。至宣统元年(1909),川督赵尔丰派兵分五路并进,始攻克全岩,三年改流,置三岩设治委员。同年改三岩县,1960年并入贡觉县。

猜你喜欢

  • 福晋

    清代王公正室位号。亦作福金、夫金。满语,汉译夫人。原为汉语“夫人”之变音(《清史稿》作“可敦”转音,殊失本来面目)。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宫闱未有位号,后宫主位亦称福晋,如称太宗皇太极母为大福晋,多尔衮母

  • 以火除灾

    古代蒙古社会习俗之一。蒙古人素敬火,认为火能净化万物、祓除不祥。当使者或藩王觐见时,其本人及所携礼物必须在两堆火之间通过;凡贡品及宫廷所用之物,必经巫师以火净化;人死后,死者生前所用物品以及其亲属,均

  • 更六兀

    布依语音译,意为六月六节。亦称“过小年”、“祭田公田母”、“敬盘古”。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整个布依族地区。通常于夏历六月初六举行,亦有在六月十六或二十七日过节的。节日来源,传说不尽相同。多数地区

  • 五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巴依赫达,“巴依”,意为“富有”、“富贵”,“赫达”(即敖赫达),意为“部落”; “巴依赫达”,意为“富人的部落”,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榆木山附近的金窑寺(古称经窑

  • 和世㻋

    1300—1329元朝皇帝。又译禾失剌。蒙古孛儿只斤氏。武宗※海山长子。仁宗延祐三年(1316,一作二年)封周王,出镇云南。对其叔仁宗背弃叔侄相传之约,未能受封皇太子以承大统,甚怨。十一月行至延安,与

  • 剿定新疆记

    见“勘定新疆记”(1985页)。

  • 甘松

    ①地名。古为吐谷浑地,在今甘肃迭部县一带。西晋永嘉(307—313)末,鲜卑慕容氏吐谷浑率部自辽东西徙于枹罕及甘松,其子孙世据此地。十六国时,前凉置甘松护军,西秦置甘松郡,故治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南。北魏

  • 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

    见“哑速火落赤把都儿”(1627页)。

  • 梁唐晋汉周书

    见“旧五代史”(523页)。

  • 彭九霄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仕珑长孙。父彭翰致仕后,袭宣慰使。正德十四年(1519),因世仇和争夺两江口地方,与保靖两江口土舍彭惠互相仇杀,数年不息,双方属下死5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