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丽土之狄

丽土之狄

春秋时众狄之一部。亦作骊土之翟。分布于今山西晋城县南。丽土指骊戎故地。骊戎原居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后迁至今山西晋城县南。晋献公五年(前672),晋灭骊戎,众狄入居骊戎故地,故称。周襄王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前636),周室内乱,襄王废狄后,狄人攻之,王告急于秦、晋。翌年,晋文公采取狐偃的计策,认为是“启土安疆”、建立霸业的好时机,遂纳襄王,尊周室而令诸侯,“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定天子于成周。晋入狄境,遂被残破北徙,入太行山。一说丽土之狄即骊戎。

猜你喜欢

  • 格列山只台吉

    见“格哷森扎台吉”(1811页)。

  • 弗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 回民起义

    书名。白寿彝主编。共分四册。辑录清代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回、撒拉、东乡、维吾尔等族反清起义资料。该书资料丰富、全面,并注明资料来源、版本。1952年12月,由上海神州国光社,作

  • 延平

    后燕慕容麟年号。397年,凡1年。

  • 乌吉乌纲

    见“鄂吉”(2047页)。

  • 南裔异物志

    见“交州异物志”(876页)。

  • 白部鲜卑

    鲜卑之一支。又作“百部”。因居白山而得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鲜卑有白部。后汉时鲜卑居白山者,最为强盛,后因曰白部。”驻牧于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东北。因白为素色,又号素和部。与铁弗匈奴刘虎

  • 盆奴里国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一作蒲奴里、喷讷,金称蒲聂部,清文献作博诺、富珠哩、富奴里。《满洲源流考》谓:盆奴,满语(女真语),雹也。明、清以来一般认为,今黑龙江省境汤旺河下游汤原县治隔河相对的香兰乡双河古城

  • 朵儿只

    1304—1355元朝大臣。又译朵而只。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六世孙,※脱脱之子。初任宿卫。英宗至治二年(1322),任集贤学士。次年,随英宗幸上都,八月南坡之变,英宗被叛臣铁失等所弑,他亦被执,

  • 马速忽

    即“马子英”(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