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侬峒起义

侬峒起义

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反抗交趾侵略和宋朝压迫的武装起义。北宋初年崛起于红河流域的李氏王朝(史称“交趾”)乘北宋面临北方西夏、契丹压力,无暇南顾之机,不断向宋所辖邕州羁縻州县峒扩张。入侵广源州,掠夺矿产,强征赋税,人民苦之。宝元二年(1039)正月,广源州知州侬存福(一作“侬全福”)率领侬人武装反抗交趾侵略者。以广源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境高平省)为根据地,建立“长其国”,被推为“昭圣皇帝”,封其长子侬智聪为“南衙王”。同年,父子二人被交趾执杀。庆历元年(1041),次子侬智高与其母阿侬据傥犹州古勿峒(今广西天等县境)及雷、火、频、婆四峒(今分属广西大新靖西),再次起兵反抗交趾侵略,建立“大历国”。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徙居安德州勿阳峒(今属广西靖西安德乡),改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因不断受到交趾李氏王朝的进攻,侬智高再三恳求归附宋朝,期得宋朝保护,但屡次遭拒。侬氏遂拜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为军师,与两广农民革命结合,发兵沿右江而下,拔横山寨(黄峒地,治所在今田东平马镇)。四年(1052)五月一日,攻克邕州(今南宁),改称“大南国”,侬智高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乘胜沿郁江东下,连克横(今广西横州)、贵(贵县)、龚(平南)、藤(藤县)、梧(梧州)、封(广东封川)、康(德庆)、端(高要)等州,直抵广州城下。久围广州,不克,乃经清远、连州、贺州,回师邕州。次年正月,在归仁铺(今南宁市北郊三塘地方)战役中为宋将狄青所败。侬智高等逃奔大理,其母阿侬奔特磨道(今云南文山州境),部将卢豹等逃归广源。至和元年(1054)初,阿侬被宋军所俘,遇害于洛阳。翌年四月,大理国在宋朝的威胁下,杀侬智高,献首级于洛阳。不久,卢豹等亦相继归附宋朝。侬峒起义终归失败。

猜你喜欢

  • 迪庆

    藏语音译,地区名。在云南省西北部。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相邻。汉属越嶲郡,东汉为牦牛羌地,三国、蜀汉属云南郡地,隋为南宁州总督府,唐属南诏铁桥节度,元设临西县属丽江路,明属丽江军民府。清雍正二年(172

  • 武勒州

    古羁縻州名。北宋属广南西路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为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母阿侬出生地。

  • 郝度元

    西晋起义首领。族属匈奴。郝散弟。惠帝元康四年(294)五月,随兄起兵反晋。八月,兄被冯翊都尉杀害后,于六年五月,复与冯翊(治今陕西大荔县)、北地(治今陕西耀县东南)之马兰羌、卢水胡举兵反晋,攻北地,杀

  • 奢崇明

    ?—1629明末四川永宁土官。彝族。世居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系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亲弟奢尽忠子。幼孤,由效忠妻奢世统抚养13年。万历(1573—1620)初,效忠卒,世统欲借其名以嫡长夺宣抚司印,聚

  • 鄂勒欢卫

    见“兀剌忽卫”(111页)。

  • 阏氏

    匈奴语音译。汉代匈奴单于之妻的尊号。又译“焉提”、“阏支”。《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索稳称:“匈奴皇后号也”。又引习凿齿致燕王书云:“匈奴名妻作‘阏支’,言其可爱如烟肢也。”王昭君出塞后,被封为“宁胡

  • 安克帖木儿

    ?—1404或1405明哈密王。蒙古贵族。元封肃王※纳忽里弟。明洪武后期(一说二十五年,1392),兄卒,继为肃王。成祖即位,遣使赴哈密抚谕,许其以马市易。永乐元年(1403),遣使马哈木沙、浑都思等

  • 坚巴多卜丹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任噶伦。嘉庆十年(1805),被阿旺索巴等控告办事不公,营私舞弊,侵占庄园,银两,以补放噶伦官员收受馈赠,随意更换办事人员等,被革职,照札萨克喇嘛名号,由济龙呼图克图派拨小

  • 泑泽

    西域古湖名。《说文解字》曰:泑泽,在昆仑下。即“蒲昌海”(2319页)。

  • 朝鲜《李朝实录》

    书名。李氏朝鲜的编年体资料长篇。朝鲜官修。有两种版本:一为1953年日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据其所藏刊印,题名《李朝实录》,共56册,1789卷。每朝后附行状、纂修官、解说不等。一为1959年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