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丕

元丕

422—503

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河间太守乐城侯兴都次子。太武帝拓跋焘时为羽林中郎,随帝南征,赐爵兴平子。献文帝拓跋弘即位,累迁侍中。讨平丞相乙浑之反,迁尚书令,改封东阳公。孝文帝宏即位后,封东阳王,拜侍中、司徒公。奉敕制决疑难案事300余条。以执心不二,诏赐其入八议,享受优遇,即传示子孙,犯至百,听责数恕之;放其同籍丁口杂使役调,永受免除;若有对其谗毁者,即加斩戮。太和三年(479),迁太尉、录尚书事。博记国事,深受孝文帝和冯太后敬纳。十六年(492),援例降王爵,封平阳郡公。翌年,孝文帝南征,受命与广陵王元羽留守平城。十八年,迁都洛阳,以其为太傅、录尚书事,留守平城。迁都督,领并州刺史。改封新兴公。雅爱本族风俗,对变俗迁洛、改制官服、禁绝旧语等,皆所不愿。二十年(496),因子元隆等谋立阳平王元颐,反对孝文帝迁洛变俗,事败被诛,受株连,被削职为太原民。时年垂80,犹随帝至洛阳,后还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二十三年(499),宣武帝元恪即位,自晋阳赴洛阳居住,以勋臣,历仕六世,封为三老。景明四年(503)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冀州刺史,谥平。

猜你喜欢

  • 雍宁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14—1118年,凡5年。

  • 蒙古农民

    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为中共北方工委领导下的农工兵大同盟机关刊物。在李大钊等人指导下,由多松年、乌兰夫负责编辑,于1925年4月25日在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正式创刊。以蒙汉两种文字印行。向内蒙古汉

  • 阴戎

    古族名。参见“陆浑之戎”(1189页)。

  • 东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金初置,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下辖府1:辽阳;节镇州1:盖州;刺史州4:澄、沈、贵德、复;县17;镇5。辽阳府下辖辽阳、鹤野、宜丰、石城4县及长宜镇。澄州辖有临溟、析木2

  • 御制十全记碑文

    碑铭。清乾隆帝为炫耀其在位时之武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击败廓尔喀军后,亲撰《十全记》,以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勒石树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汉文全文分别著录于《清高宗实录》、《卫藏通志》。所谓十全

  • 吴国佐

    ?—1601明代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黎平县人。侗族。曾为生员。二十八年(1600),与同县草坪寨侗族石篡太联合起义,周围侗族纷纷响应。自称“天皇上将”,封石篡太为“太保”。率义军首攻上黄堡,并以诱敌

  • 石遵

    ?—349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五世皇帝。349年在位。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延熙元年(333),封齐王。父即位后,封彭城公。太宁元年(349),父病危,进爵彭城王,领大

  • 后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指重建的东突厥汗国。唐永淳元年(682),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之疏属阿史那※骨咄禄集突厥旧部入总材山,据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自称颉跌利施可汗,累年扰唐,并东击契丹、鞑靼,北征九姓

  • 后晋宪祖

    见“臬捩鸡”(1890页)。

  • 大封民国

    唐代南诏后期国名。因避唐讳,又作“大封人国”。南诏国第十二世王蒙隆舜于唐乾符四年(877),嗣王位,五年,改南诏国号为大封民国,又改元贞明、承智、大同、嵯耶。隆舜卒,子舜化贞继位。天复二年(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