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继

元继

?—528

北魏宗室。字世仁。鲜卑元氏(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南平王霄次子。从祖江阳王根卒,无子,献文帝拓跋弘以其袭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孝文帝时,任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大将,转都督柔玄、抚冥、怀荒三镇诸军事、镇北将军、柔玄镇大将。入为左卫将军,兼侍中、中领军,留守洛京。旋迁平北将军,镇摄旧都平城(今大同市东北)。太和二十二年(498),受命伐不愿随魏军南征而相率北归之高车部,遣人慰喻其酋帅袁纥部树者,使之逐渐南附。宣武帝元恪时,任征虏将军、青州刺史,转平北将军、恒州刺史,入为度支尚书。因在青州乘民饥馁,许家僮娶民女为妻妾,又以良人为婢,于永平三年(510)被御史弹劾,免官爵。后任平东将军,镇徐扬,以配合大将军高肇伐蜀。灵太后临朝听政后,以其子元叉娶太后妹之故,复官尚书、骠骑大将军,徙封京兆王。神龟二年(519),转司徒公。后进为太保,位至侍中、太师、大将军、录尚书事、大都督、节度西道诸军事。正光五年(524),率军西讨莫折天生等起事。六年,封太尉。晚年甚贪婪,聚敛无已。牧守令长新任赴官,无不受纳货贿,以相托付。寻因子叉黜官,废于家。孝昌二年(526),复封江阳王。建义元年(528),为太师、司州牧。十月,卒。追赠大丞相、雍州刺史,谥武烈。

猜你喜欢

  • 蒙古文

    蒙古人使用的拼音文字。其字母表源于回鹘文,包括5个元音字母和14个辅音字母。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有不同的变体,从上到下以词为单位连写。行款是从左往右竖写。字母的数量、形体、拼写方式等早期与回鹘文基本

  • 蒙古文化促进会

    东部蒙古文化界的群众组织。郭道甫(默尔色)等文化界人士为振兴文化教育、拯救民族衰亡,倡议成立。得到东北军政当局和东部蒙古知名人士、蒙古学生的赞同,经过一段时期筹备,于1928年9月在沈阳青年会馆召开3

  • 《高王观世音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版长卷,长260厘米,高17厘米。卷首有版画,为序文所叙故事分解图画。版画分4部分,每部分都有西夏文图解。图后有序文29行。序后为经文,每行12字上下。最后有发愿文3

  • 阿古柏伯克传

    书名。(英)包罗杰著。1878年伦敦出版。该书是作者为配合英国殖民者对中亚及中国新疆地区的侵略而撰。书中对阿古柏一生的活动、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反动政权及其最后复灭经过,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英、俄两

  • 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起义

    西汉元狩五年(前118),汉朝向河西发展,在※令居(今甘肃永登县东南)等地开办屯田,侵害了羌民利益。元鼎五年(前112),当地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等部落结盟,与匈奴通,合兵10余万,攻汉令居、安故(今甘

  • 聂耳国

    见“儋耳国”(2516页)。

  • 刘景兴

    近代伊斯兰教写经书法家。天津市人。回族。清末民初人。出身宗教世家。祖、父皆善写阿拉伯文经书。幼承家学,研习《古兰经》及阿拉伯文书法。刻苦努力,历年不辍。继承遗矩,博采众长,成一家风格。且毛笔、改兰书法

  • 康萨卫

    见“行子卫”(823页)。

  • 罗子国

    见“罗”(1414页)。

  • 棱波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人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阿波尔”。今改称“阿迪”。现分布在西藏米林县南边的达东、亚卜克、达东更东等地。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的后裔,从今米林县纳玉山沟迁去,有达东、亚别、德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