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主杰·格雷贝桑

克主杰·格雷贝桑

1385—1438

即一世班禅。简称克主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名僧。藏族。出生于后藏拉堆多雄(今西藏昂仁境内)。贵族贡噶扎西之子。幼年拜凯珠僧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取法名克主杰·格雷贝桑。后赴昂仁、萨迦等寺研究相宗,旁通二乘。明建文三年(1401),与俄洞班青进行大辩论,得受显密诸要。永乐元年(1403),往探法王宗喀巴、受大灌顶。并从杰日达哇受比丘戒。五年(1407),拜宗喀巴为师,尽学教法。佛学修养精深,曾在昂仁与博东班钦辩论,在江孜与曲吉绒青巴辩论,获胜。宣德五年(1430),任甘丹寺第三世大法台,达8年。曾到江孜乃宁寺传播佛教,建宗喀巴灵骨塔之金顶。生前佐宗喀巴改革宗风,弘扬佛教,并遵宗喀巴遗嘱,世世以呼毕勒罕度世,共兴黄教,为宗喀巴弟子中杰出者。与宗喀巴、贾曹杰被尊称为“师徒三尊”。著有《时轮大疏》、《喜金刚大疏》等9种著述。正统三年(1438),于甘丹卡阙圆寂,其灵塔存甘丹寺。后追认为班禅一世。

猜你喜欢

  • 扎西其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意为“吉祥汇聚寺”。在青海同仁县黄乃亥林区边沿。《安多政教史》称该寺为一切修行地之楷模。明天启五年(1625)由隆务寺曲哇活佛洛桑丹贝坚赞开辟为修行处。清顺治五年(1648),由第一

  • 地东宗

    旧宗名。原西藏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波密嘎朗王建立的行政机构。藏波战争后成为拉萨色拉寺领地,改称墨脱宗。见“墨脱”(2508页)。

  • 坐床

    藏传佛教的仪式之一。专指转世活佛正式登座认定的程序之一。藏语称“池顿”,意为“(请求)入座”或“(请求)登座”。前世活佛圆寂后,其转世灵童被寻认后,举行“入座”(指寺院住持宝座)仪式。达赖或班禅之宝座

  • 额璘臣

    见“林沁额叶齐岱青”(1293页)。

  • 没里

    契丹语,意“河”。《新五代史·契丹传》记其族发源于※袅罗个没里,称:“没里者,河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以出生地世里没里而著姓耶律。

  • 见“狄”(1103页)。

  • 掠胡奥

    契丹语,意“赤娘子”,为对传说中女祖的称呼。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奉使契丹的宋吏王易于《燕北录》中记:“赤娘子者,番语多呼谓之掠胡奥。俗传是阴山七骑所得黄※ (潢)河中流下一妇人

  • 陕甘宁边区蒙古文化促进会

    简称“蒙古文化促进会”。1940年在延安成立。吴玉章任会长,林伯渠、李富春、阿拉腾札布为理事。主要任务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主张实现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研究和介绍蒙古民族文化及革命事迹等。

  • 读史方舆纪要

    清代地理名著。顾祖禹编撰。130卷。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前成书。作者崇尚民族气节,明亡不仕,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30余年之力,参稽二十一史及地方志百余种,编成此书。首叙历代州域形势,次及明末

  • 古鲁浑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乌尔珲山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阿剌山等4卫同时设立。在前苏联波谢特湾、图们江北乌尔珲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