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新和卓

克新和卓

见“喀申和卓”(2206页)。

猜你喜欢

  • 青海

    今省名。简称青。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长江、黄河发源地。与甘肃、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为邻。以境内有青海湖(史称西海、仙海、卑和羌海、鲜水海)而得名。面积737000平方公里。省会西宁市。古为西戎地,汉

  • 阿啜

    见“奉诚可汗”(1290页)。

  • 亦巴合

    成吉思汗妃子。又译亦巴哈。克烈部人。※札合敢不女。享“别乞”(“别吉”)称号,意似汉文“公主”。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被蒙古部击败后,随父归降铁木真(成吉思汗),许给铁木真为妃。开禧二年(12

  • 土府照磨

    官名。府照磨为知府属吏,职掌收发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宗卷。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土府,亦设此官,以当地头目为之,秩从九品,给予铜印、敕书,赐以冠带,准世袭。职承土知府之命,办理本辖区内有关事务,助理守疆

  • 卢州

    渤海王国置。中京显德府所辖六州之一(有人据《新唐书》将其列为六州之首,认为是显德府后期的依郭州),领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五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或笼统指在今吉林省延边地区海兰江流域;一说在该省

  • 标包制

    亦称包商制。清代地方官府在羌族等地区推行的一种征收捐税方式。州县衙门将每年征收的各种捐税的权力交给当地一些土豪承包。承揽人按州县规定包额负责向当地摊派、征收捐税。承包人往往多派多收,巧立名目从中渔利,

  • 铜仁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元为铜人大小江等处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县,治所在今贵州铜仁县。领长官司5:省

  • 丹阐

    满语音译,意为“母家”。清代后族之称。旗制三皇太后、皇后之母族在下五旗者,皆※抬旗(指有功旗员抬高旗籍之制),入上三旗;在上三旗者,则受殊遇。《清宫词》:“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

  • 辽东都司

    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朝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洪武八年(1375)十月置,隶山东布政使司。治于辽阳城。辖域南至旅顺口,北达开原,东抵鸭绿江,西达山海关。下辖25卫、2州:定辽中、左、右、前、后

  • 辽东志

    书名。记明代辽东地区的志书。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左府都督佥事王祥撰。明正统八年(1443)始修,弘治元年(1488)成书。内分建置沿革、分野疆城、城池道里以及山川形胜、城郭屯堡、烽堠土产、贡赋户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