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勐卯安抚司

勐卯安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古称“勐卯果占毕”,意即“产香软米的地方”。元属麓川路。明为麓川故地,明朝“三征麓川”后,设陇川、南甸、干崖三宣抚司,属陇川宣抚司。万历(1573—1620)初,分陇川同知多俺居勐卯(今云南瑞丽),后叛。陇川宣抚联合孟密头目思化击杀之。万历十三年(1585)析孟密地置蛮莫宣抚司。二十六年(1598),于勐卯筑平麓城,后蛮莫为缅侵占。三十七年(1609),巡抚周嘉谟置思化之子思忠于勐卯,授安抚司安抚使。赐改思氏为衎姓。其境当今云南瑞丽县龙川江北岸地区。清平滇后,置勐卯安抚司,由衍氏世袭。辛亥革命后废。其地即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

猜你喜欢

  • 石文魁

    清道光年间苗族公益事业家。又名石老才。湖南永绥厅(今花垣)止耳寨人。苗族。苗区有名富户石季五之子。曾任止耳寨苗千总。与兄石文贵分家析产后,因行商经营有方,家聚数十万。为人乐善好施,专办地方公益事宜。道

  • 交广印度两道考

    书名。冯承钧译。原为法国伯希和(1878—1945)所著《考究贾耽路程》,1904年发表。此书凡两篇,一为陆路安南通天竺道;一为水路广州通海夷道,考究两路所经过之地名。时人称其为西方汉学家名作,为研究

  • 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

    书名。白寿彝编著。收录国内著名学者有关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著述14篇。第15篇为史料辑录。是一部有关中国伊斯兰教传入、回族来源及其历史发展的论文集,集解放前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成果之精华。有1

  • 迭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倅贰之职。”意为“副职”。太祖阿骨打时始置。《金史·百官志一》载:“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诸勃极烈之上,则有国论、乙宣、忽鲁、移赉、阿买、阿舍、昊、迭之

  • 额胡娘娘

    娘娘神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患伤寒、发热及身上长红斑点,皆祈祷此神保佑。其来源传说,同“额古都娘娘”(2535页)。

  • 高承祖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宣王大仁秀时。唐宝历元年(日本天长二年,825)冬,时官政堂省少卿,奉命率103人访日。十二月抵隐岐登陆。因日方前已约定12年一通聘,此行未届期,适同行释贞素携日留唐学问僧灵仙托寄经

  • 赛罕王

    ?—1454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赛刊王,或作宁王撒因孛罗、赛因孛罗鲁王。※脱懽子,※也先汗弟。正统十二年(1447),率兵击杀朵颜卫指挥乃儿不花,掠获其众。景泰元年(1450)三月,随也先攻大同。五

  • 耶律室鲁

    971—1011辽代大臣。名又记作适普。字乙辛隐。契丹族。六院部人。因与圣宗同年生,倍受宠爱。年20,补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统和二十年(1002),为队帅随圣宗南下,略地赵、魏,次年七月,以功加检

  • 洛毛竜

    旧时基诺族的宗教节日。基诺语音译,意为“祭大忌日”,汉称“祭大竜”。每年播种前举行,共3天。因播种日期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占卜决定,故各村社节日的具体日期不一,一般在3月雨季到来之前。届时由长老

  • 嘎拉达苏台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十三大庙之一。亦称好特苏尹伯格勒图、查干宝力格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于大板镇东北约四十里处的阿布德仁台山修建。以建在嘎拉达苏台而得名。民国初,巴林旗土地被放垦,建立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