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平僚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力为宁越太守。陈亡,不入朝。猛力卒,子宁长真袭刺史。宁氏世为南平渠帅。隋初,宁长真出兵助隋炀帝攻林邑,又率部众数千从隋征辽东。炀帝召为鸿胪卿,授安抚大使。隋乱,以其地附萧铣。唐武德(618—626)初,宁长真以宁越(今广西钦州东北、钦江西北岸)、郁林(今广西贵县东南郁江南岸)之地降唐,封钦州都督。族人宁纯为廉州刺史,宁道明为南越州刺史。武德六年(623),宁长真献大珠。宁道明据南越州反,攻姜州(今广西灵山县南),宁纯以兵援之。九年,长真死,子宁据袭刺史。贞观三年(629),其首领剑荔王朱氏遣使内附,唐以其地隶渝州。宋治平(1064-1067)中,熟夷李光吉、王衮、梁承秀三族据其地,各有众数千家。杀不服从的汉户,没收其田土。熙宁三年(1070),宋遣将平定三族。以土人王才进为巡检,执掌当地事。才进死,部落无统,遂建南平军(治今四川綦江南东溪附近,后移治南川)。其地多瘴疠、毒草、沙虱、蝮蛇。其民居干栏,妇女着通裙,发髻垂于后,用竹筒3寸斜穿其耳以为饰。富贵者饰以珠。男服左衽,露发,跣足。婚俗因女多于男,女先以货求男,贫无以嫁者,则卖为婢。其后裔分别与汉、壮、侗、布依、仡佬或苗瑶族系融合。

猜你喜欢

  • 和州

    见“高昌”(1907页)。

  • 蒙古问题决议案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解决蒙古民族革命问题的决议案。决议案的基本精神是:使蒙古民族的革命斗争按照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发展。主要内容是:强调蒙古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必须与全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

  • 帖木迭儿

    见“铁木迭儿”(1879页)。

  • 唐康桑请留沙州书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32号卷子。系属民向主人或官府的请求信。内称属民唐康桑奉函地方官请求:“小人心知未能为父子二位做出贡献,诚请慈悲为是。我妻住沙州,唯在仲秘之际,需收割于沙

  • 夷宾州

    唐朝纳抚※靺鞨所置州名。唐高宗乾封(666—668)年间置。置于营州(今辽宁省朝阳)界内,隶营州都督府,处靺鞨愁思岭部落。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起兵反唐,占据营州。次

  • 转丁

    转户的人丁。详见“蕃汉转户”(2489页)。

  • 元显宗

    见“甘麻剌”(428页)。

  • 刀士宛

    1743—1796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绍文第四子。缅军入侵车里,兄宣慰使※刀维屏携家出逃,被挟同行,后回归,因曾有投河守节之举,且知奉法畏罪,获从

  • 谦谦州

    ①元代行政区划名。又作谦州,欠州、欠欠州、俭俭州。位于谦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西南,唐麓岭(今唐努山)北,在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辖境内。太祖二年(1207一说十三年),被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所征服,并入

  • 投下户

    辽及元代诸王、贵戚、勋臣所领有的俘户和私奴。一作头下户。《辽史·地理志》:“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视户数多寡,分置投下州、军、县、城堡,向本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