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朝钱币
古货币名。本世纪以来新疆喀什、莎车,阿图什等地出土的喀喇汗朝钱币。数量较大,仅1980年阿图什县牙什干一处即发现窟藏130公斤,约17000—18000枚。钱币铜质,圆形无孔,打压铸造,直径2至3厘米,重2至6克。多压印库法体阿拉伯文,主要内容为《古兰经》中“除了安拉别无真神,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一句经文,还多见“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及少量“桃花石可汗”字样。这批钱币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古货币名。本世纪以来新疆喀什、莎车,阿图什等地出土的喀喇汗朝钱币。数量较大,仅1980年阿图什县牙什干一处即发现窟藏130公斤,约17000—18000枚。钱币铜质,圆形无孔,打压铸造,直径2至3厘米,重2至6克。多压印库法体阿拉伯文,主要内容为《古兰经》中“除了安拉别无真神,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一句经文,还多见“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及少量“桃花石可汗”字样。这批钱币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子脱欢第三子不答失里受封宣德王(一作安德王)。元统三年(1335),中书平章政事定住亦受封。
书名。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著者桂阳耒阳人,字君章。历官尚书郎、宜都太守、散骑常侍等。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那曲县境内。为“羌日六部”之一。原称霍尔,亦称霍尔巴达。辖益钦、益琼、普达、如钦玛、德萨玛、守宇妥、达德、拉机、公果玛等9个措哇,俗称“巴尔达格雄古”,意为“巴尔达九部”。统由巴尔达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1217蒙古国建立前兀都亦惕蔑儿乞部首领之一。又译忽都、忽图、和都、火都、霍都。部长※脱脱子(《史集》作弟)。随父屡与蒙古部争战。宋庆元四年(1198),为克烈部王罕所败,归降。五年,乘王罕遭乃蛮
见“丹却嘉措”(378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七年(1320),仁宗次子兀都思不花由安王降封。
清廷允许开放蒙地以消纳内地过剩农业人口的权宜措施。清廷原禁止汉族农民进入蒙古地区开垦土地,后因内地灾荒,大批贫困农民流入蒙古地区寻求生计,乃稽弛禁令,允许暂留,从事耕地,谓之为“借地养民”。《皇朝续文
东北古代民族名。亦作息慎、稷慎、肃捽。名称含义有3说:一说源于神鸟名;一称由女真语zhul(“东方”之意)shen(“海青”之意)合成,意为“东方之鹰”(海东青);一谓是通古斯语“人”的意思。史载其邻
即“慕容望”(24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