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善化寺

善化寺

具有典型辽金风格的佛教寺院。在今山西大同城内。因位于城南,俗称南寺。始建于唐,时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楼阁飞为埃坌,堂殿聚为瓦砾,前者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金初天会六年(1128),由僧圆满积资重修,历时15年,恢复原貌。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更今名。寺院座北朝南,为中轴对称式,总体布局严谨,前有山门,两侧均有围廊,中是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西侧普贤阁独具风格,坐西向东,重檐九脊顶,高出院内其它建筑,细部结构与应县木塔相似,为辽代遗物,金贞元二年(1154)重修。寺院后部,于高大月台之上的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通长40.48米,宽31.42米,深18.77米,雄伟庄严,为木结构的佳作。内部制作精巧,彩画绚丽。内外檐突出的斗拱与单檐瓦脊、没有堆山等都充分显示了契丹建筑的特征。殿内现存辽、金塑像30余尊,性格鲜明。全局建筑布局层次分明,院落疏朗,为我国现存辽金佛教寺院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从该寺的布局平面、建筑结构与造型,再与大同其它辽代建筑相印证,可探求辽金两代建筑的嬗递变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黎刀

    黎族男子防身武器。大多为短刃长柄,刀刃锋利,皆以细斑藤织花缠束刀柄,柄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鹞尾,以为饰,出门常带在腰间。

  • 艾里布

    ?—1877清代新疆色勒库尔回庄(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伯克。塔吉克族人。※巴巴夏伯克次子。同治四年(1865),阿古柏占据南疆地区后,曾依附阿古柏,任该地阿尔钦(阿奇木伯克,一说未任其职)。后因

  • 卖青留土

    解放前广西一些壮族地区地主对农民的一种剥削方式。农民在青黄不接或遇困难时,若向地主借贷,得以田里的青苗作抵押,庄稼成熟后由债主收获,属高利贷剥削性质。

  • 贾尼别克汗

    哈萨克汗国创建者之一。又译加尼别克、札你别克,又名阿布赛义德。明景泰七年(1456),与※克拉依汗率部分游牧部落,脱离月即别(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的统治,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建立哈萨克汗国。与别失

  • 糺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糺里为辽兴宗※延庆宫下之一瓦里。天祚帝下一瓦里、辽道宗※太和宫一瓦里、一※抹里(

  • 莫折太提

    ?—524北魏末羌人起义首领。又作莫折大提。秦州人;世居渭州襄城。北魏明帝正光五年(524)三月,沃野人※破六韩拔陵起兵反魏,诸镇民纷起响应。六月,太提因不堪秦州刺史李彦“政刑残虐”,亦结薛珍等于六月

  • 萧朝贵

    ?—1852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为生活所迫流入桂平县紫荆山区以烧炭为生。为人刚直,有识有胆,颇受炭工拥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蒲鲜万奴

    ?—1233东夏国创始人。别名秃珠大石。女真族。蒲鲜氏。原为金尚厩司使。泰和六年(1206),以副都统从攻南宋,败宋军于溱水,断真阳路,以功晋爵一级。贞祐元年(1213),宣宗即位,擢咸平招讨使。次年

  • 于越

    ①中国古族名、国名。又作於越,也称内越、大越。越人一支。始见于《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分布在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其来源相传为禹之后裔。今人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大多认为当地

  • 阿史那俀子

    吐蕃贵族扶立之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阿史那元庆长子,※阿史那献之兄。唐长寿元年(692),其父为来俊臣诬害,兄阿史那献流配崖州,自投吐蕃。次年,依吐蕃自立为汗,并联兵攻唐。延载元年(694)二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