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

?—677

唐代铁勒族契苾部著名将领。先辈世为契苾部首领。契苾部易勿施莫贺可汗※契苾歌楞孙,莫贺咄特勒※契苾葛之子。父卒,袭位,时年9岁,号大俟利发。贞观六年(632),与母率部众6千余户附唐,置于甘、凉州间(今甘肃西北),就地置贺兰州,封其弟契苾沙门为刺史,其母为姑臧夫人。后受召入朝,授左领军将军。八年,随凉州都督李大亮征吐谷浑。次年,会战于赤水川(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唐乃亥一带),追至突伦川(今新疆且末西),大败吐谷浑可汗伏允,毁其牙帐,俘其妻子而归。以功受诏宿卫北门,检校屯营事,尚临洮县主。十四年(640),以葱山道副大总管与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同率突厥、契苾数万骑伐高昌,平之。十六年(642),受命巡抚旧部、返里省亲。逢契苾部部分首领欲投薛延陀,被挟执至薛延陀首领夷男牙帐。严辞拒绝招降,誓忠唐朝,佩刀东向长安明志:“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旧唐书》卷109)并割耳以示不屈。太宗闻悉,以允薛延陀和亲,迎其回京,授右骁卫大将军。十九年(645),任前军总管随太宗征高丽,督战白崖城(今辽阳东北),胜十数倍于己之敌。次年,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阿史那社尔率铁勒13部兵10万讨龟兹,俘龟兹王。二十三年(649),太宗逝世,与阿史那社尔一起,请依本族俗,杀身殉葬,为高宗劝止。永徽二年(651),以弓月道行军大总管统兵8万,讨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显庆二年(657),升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龙朔元年(661),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征高丽,因漠北铁勒诸部发生骚动,以铁勒道安抚大使,前往漠北,安辑诸部,漠北遂平,擒叶护、特勤等200余人归。乾封元年(666),乘高丽泉盖苏文死,众子争权,又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征高丽,虏高丽王还,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领右羽林军。仪凤二年(667)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书名。明代撰,不著撰人。内容记述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指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遭受倭寇之乱,以及各族人民抗倭经过。编年体,逐日详细记载抗倭过程。其中所述湖广土司率永顺、保靖、酉阳、容美土兵以及

  •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须是辽太祖※弘义宫和辽穆宗※延昌宫之一石烈。又,在※突

  • 坌达延墀松

    唐代吐谷浑王子。吐谷浑可汗与吐蕃公主所生。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谷浑国为吐蕃灭亡后,以吐谷浑王子及吐蕃赞普外甥身分备受重用。上元二年(675),向吐蕃赞普献金鼎。武后垂拱三年(687),与努布·芒

  • 扎噜特部

    蒙古部名。原为内喀尔喀蒙古。达延汗孙和尔朔齐哈萨尔迁牧于沙河和阿噜坤都伦河之源,其子乌巴什自称伟徵诺颜,始称所部为札噜特。初依附喀尔喀,后为察哈尔部林丹汗所掠,往依科尔沁。后金天聪二年(1628),内

  • 蒙古实业公司

    清末蒙古王公创办的新式企业。宣统二年(1910) 8月24日经批准,9月10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创办人是清末的蒙古王公,主要有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外蒙古赛音诺颜汗部札萨克亲王那颜图、阿拉善旗札萨克

  • 达赖喇嘛八世

    见“强白嘉措”(2305页)。

  • 移剌阿撒

    见“移剌温”(2066页)。

  • 门巴族传统民居。门巴语音译,意为“石砌碉堡”。与藏族碉房的建筑形式有相似处,又独具特色。房高而坚固,呈四方形,石砌的四周墙壁厚且略向里倾斜,以木作柱,房顶为双斜面的薄板瓦,上压石块。通常为3层,楼层间

  • 土仡佬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