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王
宕昌羌国首领。部落原居邓至羌西北,即白龙江、白水羌上游及其以西地区,居民2万余落,为西羌中强部。吐谷浑兴起,威逼其部,部落酋帅梁懃联合诸部,建立政权,始称王。传至其孙弥忽,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遣子弥黄向魏献方物,后魏封弥忽为宕昌王。从此与北魏世修职贡,关系和好。北魏分裂后,臣属西魏。北周保定四年(564),因其侵扰边境,周武帝派大将军田弘灭其国,王废。
宕昌羌国首领。部落原居邓至羌西北,即白龙江、白水羌上游及其以西地区,居民2万余落,为西羌中强部。吐谷浑兴起,威逼其部,部落酋帅梁懃联合诸部,建立政权,始称王。传至其孙弥忽,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遣子弥黄向魏献方物,后魏封弥忽为宕昌王。从此与北魏世修职贡,关系和好。北魏分裂后,臣属西魏。北周保定四年(564),因其侵扰边境,周武帝派大将军田弘灭其国,王废。
即“称海城”(1882页)。
西域古国名。王治尉犁城(今新疆焉耆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200,口9600,兵2000。国王之下设尉犁侯、安世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君各1人,译长2人。居民从事农牧业。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亦作“昊勃极烈”,又称“国论昊勃极烈”。《金史·国语解》谓“阴阳之官”,主管司祭等(一说为管理众人的第二勃极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设谙班、国论、阿买、昃4勃极烈,共掌
晋代匈奴东西曹(二城胡)首领之一。贰城(故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人。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与东曹首领曹寅献马3千匹于后秦姚苌,受封镇远将军、金城太守。
见“必里迟离”(633页)。
明初云南大理领主。白族。大理人。※段宝弟,※段明季父。一说为段宝子,段明兄弟。洪武十四年(1381,一作四年,1371)春,段宝卒,段明继任总管,又受明封为宣慰使,本人则继任云南行省平章,共治大理。秋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其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隶北府。部族军属西南面招讨
位于今山西西北部云中山、句注山迤西,桑干河、汾河上游和黄河东岸一带。分南北两部:北秀容川为契胡尔朱氏所居,北魏时尔朱氏世为北秀容酋长,所居梁郡城当今朔县西北,一说尔朱氏所居秀容应在肆州(治今山西忻县西
书名。广西桂林山水志。1卷。明王士性(1546—1598,字恒叔,浙江临海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桂林山水及各洞。卷前有《自序》,自称为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续篇,故名。书中分别记述独秀山、叠彩
内蒙古早期的林业公司。由科尔沁右翼前旗蒙古地方士绅阜德胜创办。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旗境内绰尔河上游索伦山中开始采伐木材。最初官办,阜德胜从部分蒙古人中筹资银1.6万两,遂以官商合办方式经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