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峒蛮

峒蛮

又作蛮峒、洞蛮、蛮洞。峒(洞)乃唐代所设羁縻州的县以下行政区划。宋代对西南溪峒蛮泛称。元代沿用峒蛮泛指湖广、四川、广西部分民族,而峒蛮中彭、田、向、覃、冉、王、扬等大姓部分与今土家族先民有渊源关系。峒蛮也用来专指今侗族之先民。元至元十九年(1282),洞蛮向世雄兄弟及散毛(今湖北来凤)诸洞少数民族举兵反元。二十年,向氏降,以其为又巴诸洞安抚使。二十九年(1292),四川行省峒蛮首领向思聪等7人、提溪、省溪、锦州、铜仁等地峒蛮首领杨秀朝等6人先后入觐,贡方物。元贞二年(1296),以彭安国父子讨田知州有功,赐金符,封子为蛮夷官。延祐七年(1320),酉阳土官冉世昌率大小石堤(今四川秀山)诸族入贡。以上之峒蛮(蛮峒)皆指今土家族先民。

猜你喜欢

  • 清史稿

    书名。纪传体清史未定稿。赵尔巽(1844—1927,汉军正蓝旗人)主编。529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大致完稿。参加编撰的前后约百余人,以柯劭忞、王树楠、吴廷燮、夏孙桐、金兆蕃等出力

  • 脱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并将永乐四年(1406)八月所设脱木河卫作托漠河卫。

  • 徐偃王

    西周时徐戎的首领、徐国国君。其统辖地区,在今淮河、泗水一带。其事迹,诸书均有记载。《史记·周本纪》:周缪王(即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穆王因其势

  •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

    维吾尔族古代散文体英雄史诗回鹘文残卷。也称“乌古斯可汗传”。原题阙佚,此题为近代人所拟。主要叙述维吾尔族传说中英雄乌古斯可汗的业绩。从其中有关的地名和内容分析,传说形成时间大约在10世纪,一说写成于元

  • 得图木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关于打仗开辟田土的歌”。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记述400多年前滇西北一带的民族战争和傈僳族英雄木必扒领导傈僳族人民迁徙及开辟怒江地区的历史事实。全诗以高亢激越的基调,悲壮沉痛的感情,丰

  • 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

    见“郎君行记”(1539页)。

  • 太原之战

    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军攻取太原灭沙陀刘氏所建北汉之战。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正月,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即位,国号汉,史称北汉或东汉,以侄事契丹。占有并、汾

  • 建德力城

    见“坎城”(959页)。

  • 长秃

    明代蒙古朵颜卫领主。成吉思汗部将※者勒蔑(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第八子。初部众300余,居界岭口(在今河北长城东段)塞北,受明封都指挥佥事。嘉靖(1522—1566)中,中,屡与察哈

  • 黄头部

    即“黄头室韦”(20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