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匝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杂尔伯克。“巴匝尔”,维吾尔语,意谓“市集”。职司管理集市一切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杂尔伯克。“巴匝尔”,维吾尔语,意谓“市集”。职司管理集市一切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书名。清许绍宗修,邓显鹤纂,30卷。嘉庆二十二年(1817)成书。内容包括纪、州治、疆域、坊乡、沿革、封建、职官、选举、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山川、瑶峒、政绩、武功、艺文、列传、载记、外篇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
清末蒙古族反封建起事。花里亚荪原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右中旗札萨克土谢图亲王兼盟长色旺诺尔布桑宝家奴。桑宝对属下苛刻暴虐,动辄施以酷刑,被旗民称为“道格辛大王”(意为残暴的王爷),将花里亚荪之父囚禁折磨致
见“越里吉”(2190页)。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勇士山麓”,亦名察瓦巴宿、察贡、巴苏。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怒江上游,属昌都地区。其地东北为牧区,河谷为农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封察木多地区帕克巴拉为呼图克图,与副呼图克
见“马湩” (159页)。
戎人中六支的名称。古代史籍对戎人部数记载不一。如《礼记·明堂位》作“六戎”,《周礼·夏官·职方氏》作“五戎”,《尔雅·释地》作“七戎”。此外,尚有八戎、九戎之称。均泛指中国古代西部地区各戎。据《尔雅·
1772—1826中国伊斯兰教北庄门宦创始人。经名豪木钗。甘肃东乡(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出身农民家庭。幼时在清真寺念经,后在河州城(今甘肃临夏)八坊老王寺攻读阿拉伯文,学识出众。初在东乡地
见“云冈石窟”(249页)。
见“烛偎水部”(19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