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颜代

布颜代

1585—1645

清初将领。科尔沁兀鲁特部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兀鲁特部首领,天命七年(1622),率众自西拉塔喇归附后金。尚公主为额驸,授二等参将,隶满洲镶红旗。十一年(1626),率蒙古兵随努尔哈赤征明。次年,随军征朝鲜,皆有功。天聪三年(1629),随皇太极征明,入龙井关,克大安口,下遵化,破明兵于卢沟桥。五年,授礼部承政,兼右翼蒙古梅勒额真,从帝围大凌河。六年,从攻宣府、大同边外,收察哈尔部众。以私匿俘获,被处罪。八年,随帝攻明大同,收降察哈尔部众,以功进三等梅勒章京。九年,为蒙古镶红旗固山额真。崇德元年(1636),从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克昌平,师还。因遭明兵袭击,罢固山额真世职,降一等甲喇章京。顺治元年(1644),入关镇压李自成义军。次年,下江南,战明军,卒于军。

猜你喜欢

  • 邦牙等处宣慰司

    元边疆地区军政机构。顺帝至元四年(1338)置。隶云南行省。司治阿勒牙邦牙(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缅王蒲甘兵败后于阿瓦地方所筑城)。《元史·顺帝纪》:“先是,世祖既定缅地,以其处云南极边,就立其

  • 阿礼海牙

    元朝大臣。又作阿礼海涯、阿卜海牙、阿不海牙。畏兀儿人。集贤大学士脱列子,同知枢密院事※野讷之弟。早年为武宗、仁宗宿卫,以清慎通敏,甚见信任。皇庆元年(1312),任参议中书省事,后升参知政事、左丞、右

  • 卡依奇库达

    新疆柯尔克孜族旧婚俗之一,意谓“换亲”。柯尔克孜人订婚,一般都讲求下聘礼,计以9头牲畜(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或9件财物为重礼。家境贫寒者,无力交付厚礼,便相互换亲,将自家女儿嫁与对方为儿媳

  • 弘旺

    清朝宗室。又名普萨保。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八子廉亲王※允禩子。著有《皇清通志纲要》6卷及《松下堂目下旧见》6卷。

  • 摩琳卫

    见“毛怜卫”(360页)。

  • 蚕丛

    蜀王名。《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约在春秋之世,蜀人首领第一称王者。《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传说其衣青衣,教民蚕桑。继其王位者先后有柏灌

  • 额鲁特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康熙四十四年(1705)置。以丹济拉为札萨克辅国公。继徙推河。雍正九年(1731),迁居锡喇木伦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寻又先后移驻喀尔喀河、推河。乾隆二十六年(1761),定牧

  • 白兴

    即“板升”(1293页)。

  • 助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相佑助者。辅助主译者译经,分工负责记录、翻译、核定译文、润色词句。在《西夏译经图》中16人分列主译者左右,其中8名僧人有姓名题款,4人为党项人。

  • 罗布札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罗卜札。※达瓦齐长子。乾隆二十年(1755)受清军追击,随父自格登山(今新疆昭苏县境)逃奔乌什,被乌什伯克霍集斯擒执,献于清,遂落籍北京。授公品级,赐乾清门行走。二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