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忽刺罕赤

忽刺罕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剌孩赤”、“呼拉干齐”。“忽刺罕”意为“盗贼”,“赤”意为“司事人”,即捕盗人。《元史·兵志》:“捕盗者,曰忽刺罕赤”。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委专人执掌该事宜,元代为※“怯薛”执事之一。顺帝至正十年(1350),于大名,东平、济南、徐州4兵马司各置忽刺罕赤30人。十二年,又于5爱马添设忽剌罕赤200名。

猜你喜欢

  • 瓜州节度衙调处土地纠纷案

    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之一。原件见伯字1078号卷子。按内容此件亦可称“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全文37行,系残卷。记载汉人部庸与贵公发生土地纠纷,因不易解决,遂将土地献给藏族官员罗热多赞,后二人由诉讨

  • 渤海国志长编

    书名。金毓黻(1887—1962,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著。书成于甲戌年(1934),凡20卷。有千华山馆、1977年汉城太学社和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卷1与卷2为《总略》,卷1为元以前汉文献中渤海史料摘编

  • 满俊

    ?—1468明代固原石城蒙古族起义领袖。俗称满四。故元平凉万户把丹孙。明初,其祖率部归附明朝,世代以畜牧、射猎为业,被称为“土达”。得祖传,家殷富,以资产雄冠族中。成化三年(1467),因收匿通渭(今

  • 綦毋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其族“多勇健”,晋代,屡聚众反抗。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时,骑督綦毋伣邪随军伐吴有功,晋赤沙都尉。

  • 兴陵

    ①金代景宣皇帝完颜宗峻陵寝。宗峻为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卒于天会二年(1124)。其长子熙宗完颜亶即帝位后,追封之为景宣皇帝,改葬兴陵。陵址史无明文,当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金太祖和陵之

  • 索赤赞普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四位赞普。姓勃窣野。※定赤赞普与索塘塘王妃之子。藏史称以其曾祖※聂赤赞普为首的七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美赤赞普嗣。

  • 宁国公主

    唐朝公主、回纥可敦(后妃)。肃宗次女。乾元元年(758),封宁国公主,和亲回纥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以谢回纥助唐讨“安史之乱”收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之功。肃宗亲送至咸阳磁门驿。公主深明大义,以大局

  • 族名。中国傣族的自称。读作“Dai”。其先民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称“金齿”、“银齿”、“茫蛮”、“白衣”等;元明时称“白衣”、“百夷”,清以后称“摆夷”或“摆衣”

  • 诺门罕战争

    1939年日、伪(满洲国)与苏、蒙间的一次战争。日本关东军为试探苏联远东军实力,于1939年5月4日向苏、蒙边境守军发动进攻,双方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左旗境内之诺门罕开展大战。苏蒙军有备,作战英

  • 议政王大臣会议

    简称王大臣会议。前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清廷以满洲为主体所设的议论军国大事的高级议会。其制起于后金汗努尔哈赤时代。太宗天聪(1627—1636)间,已存在“两大贝勒、议政十贝勒、八大臣……共议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