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思伦法

思伦法

?—1399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伦发。元末云南平缅宣慰使※思可法之孙。洪武十四年(1381),其弟麓川主思瓦法统兵攻南甸,其部属达鲁方等遂拥立其为主。十五年,明军入云南、进取大理、金齿,惧,遂降。明置平缅宣慰使司,以其为宣慰使。十七年(1384)八月,遣刀令孟贡方物,并献元朝所授宣慰使司印。改授平缅军民宣慰使。寻改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兼辖元之麓川、平缅两路之地。势盛,兼并孟定、威远、镇康、湾甸、孟养、大侯、孟琏、潞江、干崖、芒市各土司区,势力东达车里、远及八百媳妇国,除车里、元江、景东外,所有傣族区几被兼并。十八年,率众攻景东,败明都督冯诚军,击杀千户王升,景东土知府俄陶亦败退白崖川(弥渡)。二十一年(1388),进攻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新平摩沙),兵败。继悉举其众,号称30万,战象百余只,攻定边(今南涧),复大败。次年,遣使请降。贡象、马、银、方物谢罪,并交出主谋刀斯郎等137人。自是,三年一贡。于辖地设置“叨孟”,总管政务,兼领军民,并设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五十长、拾长等官职,各给予采邑,形成强大统治势力。二十七年(1394),亲入朝贡马、象、方物。二十八年,率兵南扰缅甸。二十九年,经明使钱古训、李思聪调解,罢兵。旋发生内讧,为刀干孟所逐,至南京求援,明派兵擒刀干孟。后返回麓川。因内讧,势渐衰。

猜你喜欢

  • 黑虎将军

    羌族传说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黑虎乡。传说清咸丰年间,黑虎乡羌民遭受官兵的屠杀、抢劫和凌辱。黑虎寨首领黑虎将军率众多次机智地击败官兵。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暗箭,壮烈牺牲。其妻格尼玛

  • 西康马帮

    系指解放前西康(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拉萨经商的20—30家寺院和世俗商人,赖以运输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所运货物多为川边和内地出产的茶叶、绸缎以及其他杂货。

  • 左所土千户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喇世英帅众归附,清准其请,仍授土千户职。五十一年(1712),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

  • 达旺登哲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非常设会议之一。藏语音译,意为“达旺七人联席会议”。19世纪中叶设置。在※达旺住哲基础上增加驻错那宗※哲康的哲珠共同组成。专门解决、协调财政经济和通商贸易方面的问题。参见“达旺细哲”(

  • 拓跋珪

    371—409北魏创建者,即太祖道武帝。名亦作涉珪、涉圭。386—409年在位。鲜卑拓跋氏。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孙,献明帝拓跋寔子。为东部大人野干女贺氏所生。代建国三十九年(376),代国为前秦所灭,

  • 碧约

    参见“毕约”(755页)。

  • 阿思哈尼哈番

    满语音译。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勋臣封爵之一。分三等。后金天命五年(1620),分世爵之一—副将为三等。天聪八年(1634),遵满洲旧俗,统改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以一、二、三等副将对等改称为一、二

  • 云独昆

    见“耶律迭剌”(1312页)。

  • 尼日哇

    藏语又称红布,意为“管家”。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一人被封为此

  • 元史本证

    书名。清汪辉祖撰。50卷。成书于嘉庆六年(1801)。作者生平有志于厘正《元史》事迹之舛阙,音读之歧异,不假旁书,仅凭《元史》本文前后互证,抉择异同,从而了解其中谬误,为之辨正,故名《本证》。本此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