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恒格勒格

恒格勒格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作恒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汉族称之为蒙古鼓。起源于元朝以前,流行于民间。元代,经改进装饰,纳入宫廷乐队,用于宴乐等。据《元史·礼乐志》载:“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花,面绘复身龙,长竿二。廷中设,则有大木架,又有击挝高座”。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出土元代壁画《宴乐图》绘有演奏此鼓的场面。元朝灭亡后,仍在民间和王公贵族的宫室中流行。明朝后期,自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后,被纳入寺院,用于佛教活动。清代用于宫廷卤薄大乐中,多至24面。今天仍用于喜庆节日和蒙古歌舞伴奏,并改良为高音、中音、低音3种。演奏时,可挂在身上或置于鼓架上,便于行奏、立奏或坐奏。

猜你喜欢

  • 楼伏连

    ?—449北魏大臣。代人。原属贺楼氏,后改姓楼。世为部落首领。13岁时袭父位,领部落。魏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年在位)初年,受命从征破匈奴贺兰部。继从平中山,授太守。天兴五年(402)春,以沙门

  • 英武诚明可汗

    见“阿热”(1196页)。

  • 廉希宪

    1231—1280元朝大臣。字善甫,又名忻都。畏兀儿人。魏国公※布鲁海牙之子。太宗初,其父任燕南诸路廉访使,遂以官为氏,子孙皆姓廉。希宪年19,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以其“笃好经史,手不释卷”的勤学精神,

  • 岷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西北地方官署名。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改岷州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嘉靖二十四年(1545)又置州,改军民指挥使司为卫。四十年(1561)闰五月,州废,仍置军民指挥使司。

  • 达木巴都噶尔

    见“丹巴都噶尔”(379页)。

  • 乌鲁木齐政略

    书名。作者失名。不分卷。全书约两万余字。其有关巴里坤、奇台、昌吉、玛纳斯等地的建置沿革、官制、营制、疆界、屯田、厂房、军台、墩塘、驿站之记载颇详。记事止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有抄本传世。

  • 钳耳种羌

    东羌的一支。参见“虔人种羌”(1863页)。

  • 双陆

    棋类的一种,由中原传入契丹地区。《契丹国志》称:“夏月以布易毡帐,籍草围棋、双陆。”统治者亦很喜爱,《辽史》曾记,名噪一时的承天太后※萧绰于统和六年(988)九月,曾幸权臣韩德让帐中,命从臣分朋双陆以

  • 俄笃低

    彝语音译,意为“坏骨头曲诺”。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曲诺等级内以血统划分的阶层之一。即所谓在曲诺等级中混入低下等级或其他民族骨血的人。一般不能与“俄笃伯(好骨头曲诺)”通婚,少数富裕户可通过重

  • 棘城

    地名。位于今辽宁义县西北。魏、晋属昌黎郡。三国魏初,鲜卑慕容氏首领莫护跋,以从宣王司马懿征战功,封率义王,于其北建政权。其孙慕容涉归、曾孙慕容廆先后迁辽东之北、徒河之青山。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