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外五工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与※撒拉内八工相对而言,清乾隆以来,指分布黄河以北的化隆(治今青海尖扎县北)撒拉族地区。详见“十三工”(8页)。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与※撒拉内八工相对而言,清乾隆以来,指分布黄河以北的化隆(治今青海尖扎县北)撒拉族地区。详见“十三工”(8页)。
?—412东晋十六国时期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人。初为东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统军作战,骁勇果锐。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八月,叛晋投后秦,与姚崇共败晋追兵,被姚苌封为镇东将军。次年,受姚
古族名。又称花革老、花仡、花兜苗。以其服装用花布或五色布为衣裙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贵州贵阳、安顺、平伐(今龙里)、青山(今息峰)、施秉、黄平、龙泉等地。族称始见于明代,清代及民国沿袭之。今皆统称为仡佬族
古印信。已收存者有3颗。为乾隆四十年(1775)颁给的官印。形方,边宽10.6厘米,厚3.1厘米。背有小型虎纽,高6.5厘米。边镌有满汉文合璧“乾隆肆拾年九月口日”、“礼部造”、“乾字伍百肆拾伍号”、
?—1853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萨克达氏。嘉庆十一年(1860),由拜唐阿升蓝翎侍卫。十四年,迁三等侍卫。十七年(1812),升副军参领。十八年,随军镇压河南滑县天理教起义,激战受伤。署镇江、淮安
西突厥可汗。又作达度、地头。名玷厥。阿史那氏。※室点密可汗之子。原为突厥汗国西面可汗。早年随父征柔然、哒,立有战功。北周宣政元年(578),率兵攻肃州(今甘肃酒泉),因于阗、挹怛等反,
布依族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贵州关岭县六马区(今属镇宁)位于北盘江中游,地处关岭、镇宁、贞丰、紫云、望谟等县的交界处,为布依族聚居区。1935年中共红军长征时路过此地,给布依族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1886—1946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人。蒙古名扎木扬什拉布。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曾在青海塔尔寺学藏经,后返回本旗,为鄂托克旗阿拉庙活佛。1923年,参加鄂托克旗诸“独贵龙”(牧民反封建斗争的组织)
世纪中叶,轩岗坝(今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德昂、景颇等族人民不堪芒市土司的残酷统治,联合起义反抗土司。芒市土司纠集土司兵进行疯狂镇压。起义群众在布幸额门率领下,英勇抵抗,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
古族名。今哈尼族。哀牢山镇沅、墨江、普洱等县哈尼族之自称、他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阿木州》:“阿木是东向日出之一州……。产马不少……。其地有良土地、好牧场,故牛及水牛亦甚多。凡生活必需
书名。上、下2卷。明傅国撰。傅国字鼎卿,刻字丹水,山东临朐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户部郎中。督饷辽东时,因辽阳失守,削职还乡。该书记述万历四十七年(1619)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丧师,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