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罗卜旺布
见“敦罗布旺布”(2270页)。
见“敦罗布旺布”(2270页)。
①辽封爵。南院大王韩制心太平四年(1024)追封;宛平人张俭,太平中受诏辅兴宗,太平(1021—1031)末徙封;西北路招讨使萧孝友(字挞不衍)重熙八年(1039)进封;忠顺军节度使耶律谢家奴重熙十七
1861—1911清末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由荫生中举人,后为郎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直隶霸昌道。因上《劝善歌》标榜维新,被光绪帝赏识,擢任陕西布政使,护理巡抚。二十
清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因脱胎于满族妇女的长袍,满族被称为旗人,故称。顺治初年开始流行于中原地区,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着。初时袖口平而肥大,腰身宽大直统,下摆不开衩,长可掩足,身上绣以各种纹饰。
金大臣。奚族。萧氏。以谄谀,有宠于金熙宗及悼平皇后,累官至参知政事。皇统九年(1149),大风雨,雷电震坏寝殿鸥尾,火烧内寝。翰林学士张钧代熙宗起草罪己诏,因钧非其同党,以乱译文字之意诬钧借机辱骂熙宗
清代哈萨克族抗俄斗争将领。民族英雄肯尼萨尔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父死,偕家人移居浩罕。因自幼注重学习军事技术,成年后,被浩罕任命为五百人长。屡与沙皇侵略军作战。咸丰十年(1860),受命率兵袭
即“汪芒氏”(1121页)。
阿古柏侵入新疆时实施的统治措施之一。“拉伊斯”阿拉伯语,意为巡行检查执行伊斯兰教法规的官员。是推行宗教统治的工具,权力极大,可以干涉各级伯克的行政。清统一新疆后被废。同治四年(1865),阿古柏夺取喀
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孙,五乎囊台吉子。初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后该地被俺答汗占据,遂与宾兔等西牧甘州(今甘肃张掖地区)塞外。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
汉代匈奴部落名。见“屈兰”(1545页)。
见“察剌秃山卫”(2477页)、“者剌秃卫”(1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