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敬征

敬征

1784—1851

清宗室、大臣。镶白旗人。和硕肃恭亲王永锡子。嘉庆十年(1805),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赏头等侍卫。历署镶黄旗蒙古副都统、正蓝旗宗室总族长、内阁学士、銮仪使等。二十二年(1817),因总族长任内失察宗室海康、庆遥等习红阳教,革任,发往盛京居住。道光三年(1823),官镶蓝旗满洲都统,兼管内务府大臣。四年,管理钦天监、国子监及算学西洋堂务事。六年,管理右翼幼官学,充前引大臣。寻任户部左侍郎,因违制代大兴县民陆有章等呈请于畿辅重地宛平等5州县开采银矿,降二级留任。七年,承办万年吉地工程。十年,署泰宁镇总兵兼管内务府大臣,以失察捐纳房书吏蔡绳祖等私造假照,降四品顶带留任。十二年(1832),署经筵讲官。十三年,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十四年,奉命会勘浙江海塘工程。升兵部尚书,调工部尚书,进内大臣班。十五年,充文渊阁提举阁事。十七年,赴东河查办河工。二十年(1840),佩内务府总管大臣印并管理新建精捷营事务,寻兼署户、兵、吏部尚书。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奏公主下嫁章程。二十二年,与工部尚书廖鸿荃会勘江南扬河漫口,主张堵口挑河较改河筑堤好。回京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五年,以滥保驻藏大臣孟保,革职,以内阁学士候补。三十年,赏副都统衔,署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卒,谥文悫。

猜你喜欢

  • 宇文贽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信。周武帝※宇文邕子。初封秦国公。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大象二年(580),为上柱国、大冢宰、大右弼。寻与子俱为权臣隋国公杨坚所害。

  • 喀巴卫

    见“忽把卫”(1488页)。

  • 那礼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所在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齐齐哈尔市西的雅鲁河与阿伦河之间,或说在雅鲁河流域,一说在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至乌兰浩特市一线与乌罗护部犬牙交错而居,旧有说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喇(今作

  • 司马昂夫

    见“马九皋”(160页)。

  • 景耀寺

    裕固族地区喇嘛教黄教寺院。又称“经窑寺”。位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亚乐乡。建于清顺治(1644—1661)年间。乾隆六年(1741)重修。属青海互助县佑宁寺土观活佛管辖。为五个家(部落名)宗教活动中心

  • 唐代吐蕃社会中奴隶阶级的一个阶层。公元654年,吐蕃大相噶尔东赞域松召集诸部首领集会,议定划分吐蕃社会阶级及等级。其中有武士阶层“桂”及“庸”。“庸”又称“庸之人部”,简称“庸部”,该部所属奴隶阶级中

  • 奥仁

    赫哲语音译,亦作“奥伦”,意为“生命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一个灵魂。传说是创造生命的神赐给,与人的生命相始终,人死后即离开人的肉体,永久消失

  • 匈奴使用的一种兵器。《汉书·匈奴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颜师古注称:“铤,铁把小矛也,音蝉。”

  • 长子主祭

    古代蒙古族习俗。蒙古旧俗,长子主祭,※幼子主丧。凡氏族长,一般由本氏族长支的长子担任,传统上执行祭祀之职,居于本氏族的领袖地位。其最贵者可获※别乞尊称。成吉思汗时因之,在他即汗位之后,曾授予巴阿邻氏长

  •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见“招仙塔”(13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