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敬征

敬征

1784—1851

清宗室、大臣。镶白旗人。和硕肃恭亲王永锡子。嘉庆十年(1805),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赏头等侍卫。历署镶黄旗蒙古副都统、正蓝旗宗室总族长、内阁学士、銮仪使等。二十二年(1817),因总族长任内失察宗室海康、庆遥等习红阳教,革任,发往盛京居住。道光三年(1823),官镶蓝旗满洲都统,兼管内务府大臣。四年,管理钦天监、国子监及算学西洋堂务事。六年,管理右翼幼官学,充前引大臣。寻任户部左侍郎,因违制代大兴县民陆有章等呈请于畿辅重地宛平等5州县开采银矿,降二级留任。七年,承办万年吉地工程。十年,署泰宁镇总兵兼管内务府大臣,以失察捐纳房书吏蔡绳祖等私造假照,降四品顶带留任。十二年(1832),署经筵讲官。十三年,升正红旗蒙古都统。十四年,奉命会勘浙江海塘工程。升兵部尚书,调工部尚书,进内大臣班。十五年,充文渊阁提举阁事。十七年,赴东河查办河工。二十年(1840),佩内务府总管大臣印并管理新建精捷营事务,寻兼署户、兵、吏部尚书。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奏公主下嫁章程。二十二年,与工部尚书廖鸿荃会勘江南扬河漫口,主张堵口挑河较改河筑堤好。回京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五年,以滥保驻藏大臣孟保,革职,以内阁学士候补。三十年,赏副都统衔,署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卒,谥文悫。

猜你喜欢

  • 东女国

    古部落名。为“羌之别种”。唐代约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辖户四万,拥兵万人。以女为首领,故称。为别于西海(今青海湖)之西女国,故称东女国。王号宾就。王死仍选女为大、小王为嗣。女官在内,男官事外

  • 高欢

    496—547北魏、东魏大臣,北齐奠基者。一名贺六浑。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祖父高谧仕魏官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累世居北边,为鲜卑化汉人,俗同鲜卑。一说其先为高丽人或鲜卑人。

  • 塔阳罕

    见“太阳罕”(273页)。

  • 西番

    ①汉族和白族对普米族的称呼。亦作西蕃。一说始见于《宋史》;一说早在公元3世纪晋初张华《博物志·异鲁》已有载称:蜀中南高山有“西番部落”。五代《定西番》词牌说蜀郡附近有该族群活动。《太平寰宇记》卷77《

  • 回回文字

    参见“亦思替非文字”(875页)。

  • 北辽宣宗

    见“耶律淳”(1304页)。

  • 刘三妹

    即“刘三姐”(861页)。

  • 纳都

    契丹语,意“山”。一记为“胡都”。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宋吏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山为纳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nada(山、岭、崖壁)

  • 沙里福汗

    1900—1940民国时期新疆进步民族上层。哈萨克族。新疆阿勒泰人。出身于贵族世家,年青时就读于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蒙哈学堂,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27年被杨增新任命为福海县知事(县长)。1933年

  • 伊彻满洲

    清代满族两大部分之一的别称。又称新满洲。清代满族分为“佛满洲”与“伊彻满洲”两种。“佛”满语意为“旧”;“伊彻”意为“新”,指新编入八旗者。与佛满洲有诸多区别:佛满洲随努尔哈赤、皇太极起兵,编旗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