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斛律

斛律

?—414或416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缊纥提第三子,※社仑弟。北魏登国六年(391),柔然诸部被北魏攻破,与兄弟诘归之、社仑、曷多汗一同被俘。不久,父亦兵败跋那山(在今包头西),归降北魏。父子及部众同被迁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部众被分配与北魏诸部。九年(394),与社仑、曷多汗弃父反魏西走,遭魏将长孙肥追击,曷多汗被斩于跋那山,部众多被歼。与社仑仅率数百人遁入漠北投伯父匹候跋。奉命居留南部,并受匹候跋4子监视。双方互相猜忌,与社仑以计袭杀匹候跋。因惧北魏征讨,远避大漠之北,助社仑兼并高车诸部,改革军政,建柔然汗国。北魏永兴二年(410),柔然遭北魏袭击,可汗社仑败死。因社仑子度拔年少,被众人立为可汗,称“蔼苦盖可汗”(意为姿质美好之王)。北并贺术也骨国,东破譬历辰部。三年,与北燕主冯跋和亲结盟,共抗北魏,献马3千匹,娶冯跋女乐浪公主为妻。正拟以女妻冯跋时,兄诘归之子步鹿真趁机挑起柔然内讧。步鹿真与大臣树黎共谋,夺取汗位。与妻、女等同被逐往北燕王庭和龙(今辽宁朝阳县),被冯跋封为上谷侯,女纳为昭仪。同时上书冯跋,请派兵护送还国复位。冯跋遣单于前辅万陵(《通志》作万浚)率300骑护送。途中,因道远劳苦,被万陵杀死于黑山(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北)。卒年《魏书》等作神瑞元年(414),《十六国春秋辑补》则作北燕太平八年(416)。

猜你喜欢

  • 贺术也骨国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一说为“匈奴别部”的稽胡。北魏初居贺术山(在瀚海北),依山为部,以部为氏。南邻柔然。北魏永兴二年(410),为柔然可汗斛律吞并,融入柔然。一说贺术也骨简译为“贺术”,又译为“

  • 母系氏族制

    一种以母亲确认血统、传承世系和财产的氏族制度。简称母系制,泛称母权制。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向父系氏族制过渡。每个氏族由共认出自一个女始祖的后裔组成,有一定居住地域,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

  • 糌波

    门巴族民间一种木制生活用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木筒”、“木盒”。系指装糌粑、酥油等食物的器具。器物由两部分组成,呈长筒形。上部盖圆平顶,居中稍留一短圆柱形平顶,内腔留母口,筒腔极浅。筒身留子口,腹深且

  • 库伦

    即“古列延”(440页)。

  • 凤城满族抗捐税斗争

    辽宁凤城县满族人民的抗捐税斗争。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奉天官府派税吏到凤城、岫岩、安东(今丹东市)等地丈量山荒地,征收苛重的山荒税,定百亩征交税银50两。农民无力支付,满族人伊品三、鲍化南、朗振

  • 围场

    清帝王和八旗官兵狩猎习武的场所。八旗官兵向以狩猎肄武,演练骑射,服劳训练,故素来重视围场的建立和治理。早在后金天聪(1627—1635)间,即已设有官方控制的围场(天聪九年、1635,定莽古济公主与额

  • 元唾壶

    元代蒙古宫殿吐痰用具。《元史·舆服志》载:“唾壶,制以银,宽缘,虚腹,有盖,黄金涂之”。据马可波罗亲眼所见,凡大臣入朝时,随身带唾壶,殿内不许吐痰于地。欲唾时,揭开壶盖,向上行礼表示歉意后,吐痰入壶,

  • 萨尔达卫

    见“山答卫”(119页)。

  • 玉树四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将赛、总举、鸦拉、戎模四部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四。先世为蒙古,常代表海南各土司支办供亿。驻通天河上游。东界娘磋、安冲、扎武属地,东南接拉休,南邻格吉。有百户4员、百长7员(一

  • 乌济叶特

    明代蒙古部名。《蒙古黄金史纲》作“兀者”,《水晶念珠》误作“乌济㰅特”。驻牧于大兴安岭以东,与兀良哈三卫关系密切(福余卫亦自称“兀者”),统率6个千户,故称“六千乌济叶特”。蒙文史籍称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