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方略馆

方略馆

清代专门编纂各次重大军事行动始末的机构。康熙(1662—1722)年间为编纂《平定三逆方略》时置。隶军机处管辖。馆设总载,由军机大臣兼任。下分设提调、收掌、纂修、誉录、校对、文移等职衔。提调、收掌,以满、汉官员各2人充当;纂修,满官3人,汉官6人,由军机章京内派充,汉官之缺出由翰林院咨送充补1人;校对,无定员;六部司员,由内阁中书兼充。初非常设,仅有事时开馆。自乾隆十四年(1749)纂修《平定金川方略》后,遂改为常设馆。凡每次用兵告竣,即将有关上谕、折奏、按年、月、日顺序编次,备详原委,或称“方略”,或称“纪略”。也纂修奉旨交辑的有关书史和协办军机处有关事务。有清一代,该馆前后共编纂各种方略17种,其中与少数民族有关的方略13种,如《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钦定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初因制度未备,故其所编方略,均只有上谕,而无奏疏。自乾隆(1736—1795)时起,始上谕、奏疏兼详,备述事件缘起、发展经过、结果。

猜你喜欢

  • 爱孜木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爱国者。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原任温巴什(什户长)。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浩罕玉散和卓依善纠集小股歹徒,企图窜犯喀什噶尔,策动叛乱。途经阿斯图阿尔图什庄时,他设计将其稳住,深夜将

  • 岩母斤

    见“宣简皇后”(1747页)。

  • 平埔番

    见“熟番”(2525页)。

  • 达戈纹

    亦称“卓戈纹”。台湾高山族人所织布名。高山族妇女用苧麻纤维纺成纱线,以“茜草”染上颜色,织时错杂鸟兽羽毛等,虽显粗厚,但十分美丽。

  • 历史上契丹民族所建朝代名。契丹民族起源于我国北方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之间。唐代末年,开始强大。10世纪初,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用武力统一契丹及附近诸部,称帝建国(于907年

  • 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起义

    西汉元狩五年(前118),汉朝向河西发展,在※令居(今甘肃永登县东南)等地开办屯田,侵害了羌民利益。元鼎五年(前112),当地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等部落结盟,与匈奴通,合兵10余万,攻汉令居、安故(今甘

  • 树中人

    清初对尼布楚(前苏联涅尔琴斯克)以东黑龙江上游森林地区诸狩猎民族的总称。因其世居山林以狩猎为生而得名。为元代“林木中百姓”的一部分。今我国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皆属之。

  • 大小金川之役

    清乾隆年间镇压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事件。乾隆十一年(1746),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据其地,次年,又侵占邻近革什咱及明正土司属地,杀伤清兵。清朝以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兵进讨,失利。十三年(1

  • 觉莫

    拉祜语音译。旧时云南省东河区拉祜族原部落头人的称谓。最初由各村社头人公选,主要处理村社与村社之间的公共事务和排解纠纷。除年节各村社送其些礼物表示尊敬外,主要自耕自食。后随着傣族封建土司统治势力深入这一

  • 扬阐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中奴隶阶级的一个等级。与另一类奴隶“扬更”相似,亦属于“庸部”。详见“阐”(2105页)。“更”(1048页)、“扬更”(7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