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明珠

明珠

1635—1708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字端范。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尼雅哈之子。初任侍卫、銮仪卫治仪正、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擢内务府总管。后授弘文院学士。六年(1667),充纂修《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副总裁。七年,奉命查阅淮扬河工,旋授刑部尚书。十二年(1673),吴三桂疏请撤藩以试探朝旨,明珠详言利害,力主撤藩,与帝意相合,因受帝赏识。十四年,调吏部尚书。十六年(1677),授武英殿大学士。充重修太祖、太宗实录及修纂《三朝圣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总裁。以两遇实录告成,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主持朝政时,支持河道总督靳辅治理黄河;与大臣索额图各树党羽,互相倾轧。二十七年(1688),以擅权营私、广结党羽、市恩通赂、卖官鬻爵等罪,被劾,革大学士。寻授内大臣。二十九年,随裕亲王福全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参赞军务。三十五年(1696),从康熙帝征讨噶尔丹,督运西路粮饷。三十六年,复征噶尔丹,扈从康熙帝至宁夏,拨运驼饷。师还,叙功复原级。

猜你喜欢

  • 国制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

  • 蒙古月刊

    蒙文文化改进会创办的刊物。1930年1月1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合璧。设在北平宣武门外石竹灯庵三号。以研究蒙古社会问题及发展蒙古实业,改进蒙古文化及疏通蒙汉之间的隔阂为宗旨,设蒙古社会、政治、经济

  • 苴剋

    ?—1070宋代黎州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庆历间(1041—1048),以其王咩墨扰边,奉知黎州孙固命,杀其王,自立。熙宁三年(1070),遣使朝贡,自称“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都首领”

  • 卡苦

    景颇语,意为“江头”。又称“里麻”。汉人呼“江心坡”。景颇族先民古老居地。传说一二千年前部分景颇族先民从康藏高原迁至这里生息,后有一部分又继续向西和西南迁徙。明永乐五年(1407),在该地设里麻长官司

  • 叱吕

    见“俟吕邻部”(1690页)。

  • 琐朗彭错

    清代四川德格土司。藏族。阿延札什长子。为德格寺僧。康熙四十六年(1707),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青海圆寂,转世于理塘,拉藏汗与清朝未迎立。青海诸蒙古王公命理塘土司潜送达赖喇嘛入德格,由琐朗彭错供养于

  • 见“叟”(1703页)。

  • 阿加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和奴隶。彝语“阿图阿加”的简译,意为“主人门里门外之奴”。因方言不同,又译作“瓦加”、“安家”等。由于来源各异,还有的称为“蒙柱”、“次黑”、“麻腰”、“策莫”(即

  • 科尔沁左翼前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法库边门(今辽宁省东北)外,养息牧牧场之东,南至柳条边,北接科尔沁左翼中旗界。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明初属福余外卫,后科尔沁部居之。明末,部众随首领奥巴归附后

  • 阿悉吉

    见“阿悉结”(1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