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法藏

法藏

643或647—712

唐代佛教高僧。华严宗实际创始人。祖籍康居,生于长安。本姓康,字贤首。风度奇正,利智绝伦。初应名僧义学之选,从玄奘法师译经。后以见识相异,退出译场,从智俨学《华严经》。28岁受沙弥戒。寻得悉从中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带来《华严经》入法界品梵本,请为补足旧译60卷《华严经》入法界品缺文。武则天在位(684—705)时,于阗高僧实叉难陀于长安重译80卷《华严经》,被聘为笔授。又参与义净、提云般若译场。新译《华严经》告成,奉敕讲解。长安四年(704),受命于长生殿为武后讲十玄六相教义,举说金狮之喻,后世称之为《华严金狮子章》。曾先后讲《华严经》多次。著译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教分记》、《妄尽还源观》、《游心法界记》、《华严旨归》、《文义纲目》、《华严三昧观》、《华严经传记》、《般若心经》、《梵网经》、《密严经》疏、《起信论义记》、《法界无差别论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等100余卷。深得武后、中宗、睿宗宠信。死后被追赠为鸿胪卿。

猜你喜欢

  • 祭龙

    旧时德昂族民间祭祀活动。流行于云南保山潞江坝一带。每年夏历三月由佛爷择吉日举行。是日,全寨老少集体前往寨外清水池边,杀鸡、猪祭祀。佛爷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龙,待群众到齐,点燃香烛,然后诵经,并把画有龙的

  • 百官质孙

    元代勋戚、朝臣及近侍等赴内庭大宴时所着特制衣冠。又作百官质孙服。均为皇帝所赐。冬夏之服不同。冬有9等,夏有14等,其制如一,盛饰珠翠金宝,穷极华丽。参见“质孙宴”(1467页)。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关于中俄西段边界走向的不平等条约。1864年10月7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初七),清朝钦差勘办西北界事宜大臣、定边左副将军明谊和俄国钦差大臣、驻伊犁总领事扎哈罗夫(一译杂哈劳)等在塔

  • 仁喻

    见“仁裕”(315页)。

  • 撒里达

    见“花剌子模”(999页)。

  • 索多汗

    见“俺答汗”(1884页)。

  • 女儿会

    土家族婚姻习俗。每逢一年一度女儿盛会时,青年男女身着盛装,聚集赶场,寻觅意中人。因女子参加者众,故名。盛行于湖北恩施、鹤峰、宣恩三县相邻地区。集会日期各地不同,有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之别。

  • 笔帖式

    清代官名。亦作笔且齐。清内阁、各部院馆、各府寺监、八旗内外衙署等所置的低级官员。掌翻译、缮写满、汉章奏文移、书牍等项文书事务。《清通志》载:本称由来已久,“沿历代令史遗制”,远者可溯汉代“兰台令史”,

  • 托漠河卫

    见“脱木河卫”(2081页)。

  • 呼勒河卫

    见“忽里卫”(14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