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法藏

法藏

643或647—712

唐代佛教高僧。华严宗实际创始人。祖籍康居,生于长安。本姓康,字贤首。风度奇正,利智绝伦。初应名僧义学之选,从玄奘法师译经。后以见识相异,退出译场,从智俨学《华严经》。28岁受沙弥戒。寻得悉从中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带来《华严经》入法界品梵本,请为补足旧译60卷《华严经》入法界品缺文。武则天在位(684—705)时,于阗高僧实叉难陀于长安重译80卷《华严经》,被聘为笔授。又参与义净、提云般若译场。新译《华严经》告成,奉敕讲解。长安四年(704),受命于长生殿为武后讲十玄六相教义,举说金狮之喻,后世称之为《华严金狮子章》。曾先后讲《华严经》多次。著译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教分记》、《妄尽还源观》、《游心法界记》、《华严旨归》、《文义纲目》、《华严三昧观》、《华严经传记》、《般若心经》、《梵网经》、《密严经》疏、《起信论义记》、《法界无差别论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等100余卷。深得武后、中宗、睿宗宠信。死后被追赠为鸿胪卿。

猜你喜欢

  • 镇州

    见“中京”(292页)。

  • 存诚道人

    即“杨黼”(968页)。

  • 奴田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属田亩制度。吐蕃有专供王族使用的“王田”,称作“杰兴”。而“奴田”称作“阐兴”(bran shing)。其意有两解:一指专供奴隶耕种的田地,二指赞普将连同耕种田地的奴隶一

  • 尕尕

    土族他称。蒙古族对土族的称谓。即鞑靼。参见“土族”(63页)。

  • 北雅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主要用在宗教活动中,内容多表现人类起源、现实生活及对神鬼的祈祷等。跳时众人排为一字形,以脚慢节奏踏地,手臂轻摆,用锣鼓合拍。

  • 旧五代史

    纪传体五代十国史书。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五代史》。后为区别欧阳修《新五代史》而用今名。五代北宋间薛居正(934—985)监修,卢多逊(934—985)等撰。150卷,凡本纪61卷,列传77卷,

  • 东川军民府

    明代在东川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古为东川甸。后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笃弹得之,改为那扎那夷,属南诏。南诏主世隆设东川郡。乌蛮閟畔部强盛,自号閟畔部。元初置万户府,又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宣慰司,属云南行

  • 达音布

    ?—1623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世居札库木地方。天命三年(1618),归附后金,任佐领。随太祖努尔哈赤征伐,为前锋,以功授骑都尉世职。六年(1621),随军征明,累功晋三等总兵官。八年,

  • 孟格布录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白眉可汗

    ?—745唐代后突厥汗国末代可汗。又称白眉特勤。名鹘陇匐。判阙特勤子。天宝三年(744),兄※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密等部攻杀后,被族人奉为可汗。国内大乱,为唐所乘,左厢阿波达干等11部为唐朔方节度使王忠